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艺术科研规划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扎实做好2019年度“戏曲进乡村”惠民文艺演出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2-22    来源: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各市、县(区)文化和旅游局,厅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文公共发〔2017〕11号),补齐精神短板,助力精准脱贫,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现就做好2019年“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这一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着眼增加贫困地区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组织我区戏曲演出团体深入贫困乡村开展“戏曲进乡村”惠民文艺演出,在促进戏曲艺术在广大农村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努力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凝聚感恩奋进、自力更生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导向,把握工作方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全区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内容管理暂行办法》,在节目配送中,把好政治导向关、节目质量关,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活动开展中,要与“美丽新宁夏·文明新家园”小戏小品曲艺主题创作活动衔接起来,力求把接地气、有温度的优秀戏曲作品送到农民中去,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挥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作用,把戏曲进乡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鼓励和吸引各级各类戏曲院团和相关社会团体参与服务。
3、坚持因地制宜,提高工作效能。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文化特点等,合理安排演出内容和场地。坚持戏权下放,继续施行“群众点单、政府送戏”的模式,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更为精准的文化服务。完善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加强活动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三、目标任务
2019年度全区“戏曲进乡村”惠民文艺演出任务606场(此任务不计在自治区“送戏下乡”惠民演出任务数内),向我区现有的101个贫困乡镇每乡镇配送6场演出(详见附件1)。每场观演群众不少于100人,演职人员不少于20人,演出时间不少于60分钟。通过戏曲进乡村,增加贫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上述工作由我区9个贫困县(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同时,鼓励其它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组织当地戏曲表演团体,开展各类形式的“戏曲进农村”活动,在活跃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传承戏曲艺术,铸牢主流价值,弘扬时代精神。
四、组织管理
1、科学制定方案。一是制定“模块化”节目套餐。采取问卷调查、直接访问、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深入搞好调研,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坚持以戏曲为主、其它类型节目为辅,制定便于组台、易于调度,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群众口味的节目套餐3-5组,切实把“遥控器”交到群众手中。二是制定“精准化”实施方案。各县(区)文化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政策法规,坚持向更贫困的地区、更困难的群众倾斜资源,指导任务承接主体拿出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群众组织、宣传方式、监督办法等。
2、优选承接主体。把戏曲进乡村纳入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根据“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任务承接主体为我区各类所有制专业戏曲院团及各地具备一定条件的民间戏曲社团组织,考虑到就近服务和降低成本等因素,服务主体以本地(根据当地实际,可适当扩大至所属市范围内)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为骨干,其他相关戏曲表演团体为补充。
各县(区)于2019年3月底前将承接主体基本情况、节目套餐及活动实施方案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审核备案,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
3、落实工作经费。依据《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019年预算指标的通知》(财文〔2018〕122号),自治区将按照每场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各地也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积极寻求、引导各类资金支持“戏曲进乡村”工作开展。
4、建立健全档案。所有承担全区“戏曲进乡村”演出任务的文艺团体,要按照“一场一档”的要求(见附件),每场演出均需建立《送戏下乡工作日志》(日志须用文字、图片等详实记录每场演出的地点、节目、观众等基本情况),如实填写《全区“戏曲进乡村”演出回执单》(回执一式两联,一份自留,一份交由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整理报送审查)、《全区“戏曲进乡村”演出满意度调查表》。以上档案资料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5、加强监督管理。全区“戏曲进乡村”工作建立以县级文化行政部门为主,区、市、县三级联动,政府、群众、媒体三方联合的监督体系;实施资料报送、实地抽查、群众回访相结合,阶段考核与年度考核相辅助的动态考评机制,确保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广大农民受益。各地须于2019年6月30日、9月30日前分别将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汇总后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于12月1日前将全年演出档案、活动总结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审核。
五、活动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戏曲进乡村”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举措,抓好落实。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戏曲进乡村”的重要意义、重点演出、成功经验和群众反响,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
2、延伸服务领域。坚持公益演出原则,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鼓励专业戏曲院团与农村戏曲团队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对农村文艺人才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3、加强社会宣传。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积极对接当地新闻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宣传活动开展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基层、服务群众。要积极引导活动承接主体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多展示活动场面、多宣传最美场景。适时指派专人,精选好的图片、微视频等,报送至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负责处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
联系人:张欢
电话:0951-6012325 15349680387
邮箱:nxwltysc@126.com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2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