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区)文化旅游局,宁夏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总体部署,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氛围,让人民群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感受浓厚的家乡年味。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的函》(非遗函〔2021〕155号)要求,现将组织开展2022年宁夏“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
二、活动时间
2022年1月10日(腊月初八)至2月15日(正月十五)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宁夏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五市文化旅游局
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营造浓厚的年节氛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升非遗保护责任单位、传承人依托新媒体开展非遗传播的能力,助推常态化非遗传播工作机制的形成。
(一) 梳理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市、县(区)文化旅游局,梳理本辖区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如社火、龙舞、狮舞、秧歌、灯会、灯彩、年画、剪纸、庙会等,汇总统计在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下春节、元宵节期间计划举办的相关年俗活动。
(二) 组织开展短视频拍摄记录活动。组织与“年文化”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所在地非遗保护机构、保护单位或非遗传承人,在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下开展年俗非遗项目相关保护传承活动的短视频拍摄记录活动,或者拍摄、剪辑年俗非遗项目展示视频。
(三)上传至网络平台“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专区集中展播。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所在地非遗保护机构、保护单位或非遗传承人利用已在抖音、快手、B站平台开设的非遗宣传账号,带话题标签将相关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专区集中展播。鼓励支持相关非遗保护机构、保护单位或非遗传承人在网络平台新注册开设非遗宣传账号,开展常态化非遗传播活动。(上传及账号注册具体操作流程另发)
(四)开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宣传。调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资源,开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宣传报道。在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下, 对立足本乡本土的年俗活动组织开展直播等活动。组织对本地年俗非遗优质短视频进行重点推介宣传。同时对接非遗司设置的“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春节活动专区,上传年俗非遗项目视频进行集中展播。
主分会场集中展播和动态上传视频宣传相结合,宁夏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在银川设立主会场,五市文化旅游局分别在各市设立分会场,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
七、活动要求
(一)制定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方案。五市文化旅游局、宁夏文化馆围绕主分会场研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于12月15日前将方案和有关统计表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和非遗处。
(二)把好关口务求实效。严把内容导向观,在活动中引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短视频、直播活动要尊重本地风俗习惯和民族禁忌,尊重非遗传承人意见。
(三) 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动员非遗相关社会组织、志愿者、网红达人等广泛参与“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围绕年俗非遗项目开展拍摄记录、直播等传播活动。
(四) 加强对短视頻拍摄记录的培训和指导。组织开展本地相关工作人员、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工作,指导立足年俗非遗项目的特点,坚持内容为主、技术为辅,挖掘项目的文化内涵和背后的人物故事,找到与人民群众节日期间精神文化需求的结合点,力求拍摄记录的短视频生动活泼、有烟火气,既吸引人又有深度。
(五)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严格遵从当地疫情防控规定,拍摄记录及直播活动要提前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做到安全可控。要在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开展民俗活动,对人员聚集场所严格做好体温监测、现场消杀、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请各市、县(区)文化旅游局于12月13日前以电子邮件报送1名工作联系人、联系方式(便于建群开展工作)。请于12月15 前以电子邮件报送本地“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方案、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清单(含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保护单位等信息)和每市、县(区)重点年俗活动。
联系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和非遗处 刘国红
联系方式:18995185426 邮箱:nxlgh2011@qq.com
附件:1.各市、县(区)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
代表性项目清单
2.各市、县(区)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
直播家乡年”重点年俗活动统计表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12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各市、县(区)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清单
填报单位: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 项目所在市、县(区) | 项目保护单位 |
填报人: 联系方式: 填报时间:
注:1.项目类别根据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填写;
2.请于2021年12月15日前,五市文化旅游局汇总后报送至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和非遗处nxlgh2011@qq.com
3.此表可以扩展。
附件2
各市、县(区)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
重点年俗活动统计表
填报单位:
序号 | 活动名称 | 活动内容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填报人: 联系方式: 填报时间:
注:1.“活动内容”应简洁,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2.请于2021年12月15日前,五市文化旅游局汇总后报送至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和非遗处nxlgh2011@qq.com
3.此表可以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