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380号提案答复的函


宁文旅函〔2024〕451号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陈子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升我区文化影响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建设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部署要求,坚持以规划设计为引领、文化研究为依托、项目建设为重点,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深挖文化内涵,阐释时代价值

(一)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系统谋划,先后编制印发《宁夏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保护规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施规划》《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宁夏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专项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保护规划》,形成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合力。成立自治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全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制定印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实施方案、年度要点和任务清单,明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和实现路径。

(二)强化保护,守好文化根脉。把长城、长征、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加大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科学保护的力度。一是组织开展黄河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对黄河流域11类4129处文化遗产、296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建立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资源库。二是有序实施黄河宁夏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了青铜峡黄河铁桥桥墩抢险加固、中宁石空崖体抢险加固、明长城红果子段(二期)、平罗玉皇阁(二期)保护修缮以及贺兰山岩画、长城等保护修缮工程,助力宁夏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建设完成宁夏长城数字再现及在线监测预警项目。三是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推进文物保护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三线划定”,实施“一张图”管理。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开展水洞沟遗址、姚河塬遗址、张家场城址、苏峪口西夏窑址考古发掘,3处遗址列入全国150处大遗址、2处遗址入选“新时代百大考古新发现”。完成近2000件珍贵文物数字化采集、归类和建档工作,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现状及保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编制实施《全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公布首批宁夏革命文物名录,开展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工作。实施将台堡、唐平庄会议革命旧址等革命文物加固修缮工程,推进西吉将台堡中国红军长征纪念园、西吉县单家集革命遗址“单家集夜话”、六盘山中央红军长征线路示范段等红色旅游项目,发布《宁夏红色旅游指南》,开发“读长征史、走红军路、登胜利山”红色旅游产品,推广22条宁夏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传承红色基因,滋养初心使命。

(三)守正创新,深化价值阐释。成立黄河文化研究工作专班,认真开展黄河文化研究,完成《黄河文化遗产调查》等国家部委及自治区的重大课题研究,形成《宁夏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研究》《黄河文化在宁夏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宁夏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与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等研究成果。启动《黄河文化系列丛书——宁夏历史文化遗产》编制工作。一是在艺术创作方面。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音乐剧《花儿与号手》连续两届摘得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围绕黄河文化传承保护等主题,创作了舞剧《不到长城非好汉》、话剧《六盘鸿雁》、交响组曲《黄河金岸》、歌曲《神圣的母亲河》等一批优秀作品。制定《自治区旅游演艺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引导并扶持文旅企业创排《看见贺兰》《沙坡头盛典》《黄河谣》《不朽的长征》等一批演艺项目。二是在文化遗产展示方面。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宁夏黄河流域非遗讲解大赛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展示活动50余个。策划“两晒一促”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全区各市、县(区)长化身导游、游客、学者,推荐本地的风物优品、文创产品和文化遗产,文博馆长通过自媒体讲述宁夏文物故事,让观众充分领略当地文化积淀、体验特色物产。依托新媒体搭建“看见宁夏”专区,网络传播量突破5亿次。实施“云秀宁夏”项目,海外社交媒体矩阵宁夏形象宣传推广曝光量1000余万次、互动量40余万次,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符号。三是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健全三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建设国家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保护传承基地98个,15家非遗工坊被评为国家级就业工坊。承办“根与魂·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线上)展演”活动,联合沿黄九省区举办“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非遗大赛,推动黄河流域非遗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开展秦腔和京剧传统戏剧保护,举办“享传统文化·购非遗好物”宁夏非遗购物节,创新开展非遗工坊培训,为非遗走进生活、融入消费搭建新平台。

二、推进深度融合发展

(一)项目带动,积蓄发展动能。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委及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规划重点建设项目89个,现已实施了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项目。一是在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谋划了110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26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其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9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10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7个。3年来,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等20个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截止目前,17个项目已完工,3个项目加紧推进中。争取跨省域补充耕地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贺兰山东麓生态文旅廊道、黄河滨河生态文旅岸线等13个重点项目建设。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22个“专精特新”工程储备项目。二是在国家文物保护项目建设方面。2020年以来,实施了长城重要点段抢险加固、重点革命遗址保护修缮、黄河文化遗产专项调查、重点文物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等40余个项目。三是在文旅融合新业态建设方面。组织实施了国家文化公园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长征精神研学基地、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24个项目均已完工。

(二)融合发展,打响特色品牌。加快培育文化属性强、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性强的新业态,创造更多面向新需求的旅游空间和消费场景。强化科技应用和文化创造,加快培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文化、艺术、科技、创投等新质生产力,创新“文旅+”模式,推进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强品牌建设。贺兰山东麓旅游风景道、六盘山红色旅游环线、环罗山旅游大道等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复合廊道全线贯通,黄河滨河大道、中卫66号公路等沿黄生态旅游廊道成为网红打卡地。开展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和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5A景区创建工作。二是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和“文旅+”融合,实施了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图兰朵葡萄酒小镇、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黄河宿集、丰安屯、黄羊古落、盐池哈巴湖仰望星空营地、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等融合新项目,打造了一批黄河文化体验、长城历史探秘、红色主题教育、星空科普研学、酒庄休闲度假等文旅融合新产品。支持平罗县、利通区、沙坡头区等重点沿黄县区乡村旅游集聚区、乡村文化旅游带等建设,带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46个村镇进入国家重点旅游村镇名录,涌现出稻渔空间、龙泉村、牛家坊、龙王坝等一批农文旅复合型发展典型。

三、深入推进时代化、大众化发展

(一)在宣传推广方面。拍摄全区长城保护宣传片,制作完成《宁夏国家文化公园主题画册》,推出“今朝锦绣山河间”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主题摄影展并在全区巡展。与央视创作团队合作制作的大型黄河文化系列专题片《让世界听到黄河的声音》在央视三套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4集《守望长城》纪录片并在央视播出。宁夏博物馆、西夏博物馆参加山东广播电视台《馆长来了》栏目,溯源宁夏黄河沿线文物宝藏。打造“文管所长说文物”“古渠与长城的对话”等宣传品牌。

(二)创新举办主题节庆活动。持续举办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大漠黄河文化旅游节、宁夏星空旅游大会、大西北文旅高峰会等品牌活动,着力提升宁夏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春赏花”“夏消暑”“秋观叶”“冬玩雪”等主题,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四季节庆活动,推出一批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举办“黄河在咆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图片展”、“长渠流润宁夏川”摄影作品展等黄河文化主题展览活动。举办宁夏文物旅游创意大赛,启动“宁夏二十一景”系列宣传片和旅游攻略制作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自治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立足部门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作配合,全力推进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一)落实工作责任始终坚持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2025年基本完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时间节点,对照分工统筹发力、一体推进,进一步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完善工作方案,加强督促指导,确保任务落实。

(二)加强研究阐释。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社科院等部门深入研究宁夏长城、长征、黄河文化蕴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内涵,系统研究其对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的贡献及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加强宁夏长城、长征、黄河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弘扬,促进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通过在宁夏卫视、旅游广播开设节目,在自媒体制作、发布系列短视频等手段,讲好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美丽传说等“长城故事”“长征故事”“黄河故事”宁夏篇章。

(三)推进文旅融合。设计、发布一批宁夏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题旅游线路、产品,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我区人文风貌。加强与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的合作交流,开展黄河流域九省(区)中代表性文物巡展。组织宁夏博物馆、固原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开展专题文物和非遗展览。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三大国家文化公园研学体验活动。加强黄河文化主题文创产品研发,打造黄河文创品牌。高质量举办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大西北文旅高峰会、中国(宁夏)星空旅游大会、丝绸之路大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进一步打响黄河文化品牌。

(四)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工作督导力度,定期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跟踪评估,及时向自治区国家文化公园领导小组报告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8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