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94号提案答复的函


宁文旅函〔2024〕450号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杨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区大力发展工业旅游 打造旅游新业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宁夏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具备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但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保护和利用程度相对落后,亟须进行规模、系统的改造提升,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拓展旅游消费空间,推动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

一、主要做法

(一)开展工业旅游资源普查。完成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一期项目,共普查登记文旅资源31872个,形成了近34GB的基础数据库,其中包括了工业生产设施与生产地、工业用品与加工制品等资源单体的普查。2023年开展资源普查二期项目,将建成资源信息系统平台,可实现文旅资源信息管理与维护、资源评价与开发评估、资源开发决策分析等多项应用与服务,为下一步工业旅游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加强工业旅游载体建设。在老工业的底色上,通过文旅融合赋能工业遗产,赋予全区工业旅游发展地新的城市形象,推动可持续发展。如重点推动石炭井贺兰山越野拉力赛向产业化发展,探索逐年拉长赛道,提供全季赛道运营、机车改装、赛事直播、汽车品牌试驾等服务,推动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市场化发展,对接国内龙头影视企业,不断延伸影视拍摄产业链,全力打造“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影视拍摄基地”,努力建成集影视拍摄、极限运动、观光旅游、教育研学等为一体的工业旅游新业态。

(三)打造工业旅游示范项目。持续推动建设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馆、石炭井文旅小镇、矿山煤博馆、石嘴子公园改造、宁东工业基地改造提升等工业文旅项目。联合旅行社开展“峥嵘岁月·煤城记忆”“看工矿忆传承游生态贺兰山”等绿皮火车主题旅游活动,平汝线大武口火车站、宁夏工业纪念馆、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建成运营,“石炭井号”旅游列车冠名投运,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已正式开园。持续举办好贺兰山(石炭井)大峡谷汽车越野拉力赛、大武口凉皮节、“工业之声”音乐节、工业摄影大展等特色品牌文旅活动,着力提高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及成效。

(四)强化工业旅游发展保障。201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支持石嘴山老工业基地遗存等发展工业旅游”。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宁夏二十一景”创新升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力实施“科创宁东”创新升级行动。发展工业旅游已成为石嘴山上下的共识,已编制完成《石嘴山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和《石嘴山市工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区工业旅游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工业企业步入了工业旅游的行列,工业旅游已初见成效。

(五)加强工业旅游宣传推广。坚持“线上线下、内引外联”相结合,建立新媒体宣传矩阵,拍摄完成精品旅游线路专题片,《爱在苍茫大地》《槐秋》《荒草丛生》《绿皮小火车》等多部影片在石炭井取景拍摄,不断提升工业旅游的知名度。贺兰山(石炭井)大峡谷汽车越野拉力赛、徒步穿越贺兰山、“重温绿皮火车时光 踏寻宁夏工业记忆”一日游精品线路等赛事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造了铁路游、公路游、峡谷游、工矿游、低空游等立体多元、点线面一体的特色工业旅游线路,石炭井工业文旅小镇、绿皮小火车、大武口洗煤厂“两点一线”的工业旅游发展框架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以大沙湖旅游区为覆盖、工业遗存合理开发利用为依托的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二、探索工业旅游发展路径

(一)构建工业旅游发展格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工业旅游发展,将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设,积极落实旅游专项债、以奖代补、盘活用地等措施,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建设合力,根据工业遗产资源现状进行科学保护利用,充分发挥文旅产业拉动力及催化、集成作用,融合赋能工业遗产,形成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生态工业旅游发展格局。

(二)探索工业旅游发展路径。积极盘活工矿区、厂房车间、运煤铁路线、工矿农场等闲置工业遗迹,先后完成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宁夏工业纪念馆、硒有田园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利用贺兰山生态修复、贺兰山红叶林、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北武当河生态公园、百合花海等生态治理成果,以工业旅游带动全域旅游发展,龙泉村、贺东葡萄酒小镇、北武当生态旅游区等沿山沿湖旅游景观廊道初具规模,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

(三)加快工业旅游项目建设。围绕大武口洗煤厂、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两点一线”工业旅游发展框架,通过以点带面,连点串线,逐步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对现有在建、续建和谋划的工业旅游项目进行重点筛选、重新包装,积极拓展对外招商范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方向,向工业旅游项目适当倾斜。

(四)深化工业旅游业态融合。依托全区工业遗址资源,不断植入新兴业态,将研学、文化、非遗、商业、科技等元素融入其中,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网间经济,进一步丰富业态载体、提升品质,完善多元化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工业旅游产业化发展,将开放式空间打造成为融特色商业街区、文创产品区、文化企业孵化园、休闲度假公园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目的地,不断提高服务供给水平,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会客厅。

(五)强化工业旅游宣传营销。发挥石炭井工业文旅小镇、大武口洗煤厂文学艺术创作、影视拍摄优势,推动文学艺术创作、外景拍摄服务功能区建设,鼓励和引进企业开展直播、短视频、微电影、微纪录片等制作,打造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工业创作基地。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平台,邀请专业机构、知名网红,做好线上宣传推介,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培育一批本地网络红人,以网络流量推动工业旅游传播力。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8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