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81号提案答复的函


宁文旅函〔2024〕430号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鲍菊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长城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提出加强长城保护和开发利用,充分体现了您对宁夏长城保护利用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深表感谢。对于您提出的健全完善长城保护体制机制、加快推动长城保护数字化建设、深化长城保护利用融合发展、挖掘长城文化和讲好长城故事等4项意见建议,我们予以采纳,并积极推进落实。今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全力推进长城系统保护和有效利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坚持保护第一,健全完善长城保护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根据《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单位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开展了现场核查,并进一步修改完善,细化和明确了长城保护的各项管控要求。严控涉长城建设工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履行涉长城建设工程报批程序,今年以来审核上报中卫市天然气第二气源项目、西气东输三线等涉长城建设工程项目,同时切实做好包兰铁路、宝中铁路、宁电入湘等重大工程涉长城文物审批准备工作,有力保障了长城本体安全,严格控制了涉建项目对长城环境风貌的影响。实施系列长城保护工程,今年以来争取专项资金1145万元,组织实施了明长城石嘴山市落石滩和麦如井烽火台、明长城盐池段青羊井村3号和10号敌台、固原古城遗址1号马面和内城西南角城墙、海原县明长城青湾2号烽火台等保护修缮、抢险加固工程,确保长城本体安全。加强长城保护员队伍建设,今年对全区长城保护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摸排,截至目前全区包括长城保护志愿者在内,长城保护员共计119名,部分县区在人员、补助资金额度上有所增长。

二是实施保护工程,加快推动长城保护数字化建设。实施数字化项目,以明长城盐池县头道边段等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为重点,实施了长城数字再现监测预警项目和长城数字云平台项目,通过三维数据采集、建模等方式,将长城文物资源转化为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据资源,进一步提升了长城预警监测和数字化体验水平。开展卫星遥感监测,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星遥感监测的有关要求,我们将长城本体保护、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涉建行为纳入卫星遥感监测的重点范围,进一步提升了长城保护科技水平。谋划建设长城监测平台,积极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沟通,筹备省级长城监测平台建设工作,已将相关需求予以提交,后期将接入国家长城监测平台。积极对接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宁夏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但由于目前地方化债压力较大,国家已限制博物馆项目建设。

三是加强有效利用,深化长城保护利用融合发展。打造文物主题游径,为全面推进自治区级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组织相关专家和部门、单位深入研究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思路,系统梳理文物资源,初步拟定了宁夏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工作方案。制定印发《“宁夏二十一景”创新升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过实施“八大行动”、开展“八个一”活动、做好30项重点工作任务,为全力打造以“六朝长城”等为主要内容的“宁夏二十一景”提供有力支撑。加强长城文化旅游主题品牌建设,赴陕甘蒙晋、京津、川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营销宣传、项目招商等各类活动30余场、大型活动10余项,创新实施了“宁夏二十一景”电视旅游气象天气预报节目、元宇宙数字文旅营销服务等特色项目,“六朝长城”等影响力显著提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提档升级。为全力打造“六朝长城”,安排资金8000万元支持银川市灵武市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建设项目,安排资金3200万元支持吴忠市盐池县哈巴湖生态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完善配套游览休憩设施。

四是加强宣传展示,推动长城文化遗产活起来。支持举办第六届中国长城保护论坛,组织相关专家参与相关长城研究工作。开展长城保护宣传工作,在“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之际,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宁夏日报等媒体推出了《长城内外百花香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巡礼》《宁夏:沿着古老长城铺展万里画卷》等专栏文章。举办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推出“绘百米长卷  窥边塞烽火”、明长城徒步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成果展、长城风光摄影展等活动,持续打造宁夏长城文化品牌。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宁夏长城保护学会、打造长城文物主题游径、打造长城宿集等建议,我厅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逐步开展探索研究,并以本次提案办理为契机,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加快推进长城保护利用工作。

一是完善机制强保护。完善长城保护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宁夏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国家级重要点段保护规划,科学实施保护工程,加大长城保护行政执法和违法案件督察督办力度,不断提升长城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工作,支持成立宁夏长城保护学会。

二是夯实基础促管理。加大对长城保护专项经费的投入,积极争取中央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督促各地政府将长城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长城违法案件督察督办力度,及时消除影响长城安全的违法行为。制定出台“先考古,后出让”相关制度,为涉建项目管理提供制度支撑。

三是深化研究强利用。持续开展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等系统性研究,谋划长城文物主题游径,推动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品牌。

四是全媒体讲述强活化。聚焦长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展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果、长城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全媒体资源,全方位呈现长城文化遗产和保护利用成果,推动长城文化遗产活起来。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8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