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535号提案答复的函


宁文旅函〔2024〕426号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清水河历史文化公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清水河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清水河历史文化公园,对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及活化利用,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高度重视清水河流域水生态安全,深入打好清水河碧水保卫战,在推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大力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自治区财政厅2023年统筹安排资金11858万元,支持固原市开展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建设、河湖及重点排水沟水生态修复等项目,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实施财政投入与生态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奖补政策,奖优罚劣,激励市县认真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2023年考核时充分考虑固原市5项涉气指标和3项涉水指标考核完成情况,兑付生态补偿资金10399万元,占奖补资金总额的30.77%。开展区内流域横向补偿政策,根据水源涵养、水质改善和用水效率三类指标考核结果分配资金,统筹用于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土节约集约利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等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关支出,2023年分配固原市补偿资金3560万元。自治区财政支持固原市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十四五”第三批“山水工程”项目,六盘山“山水工程”成功入围并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亿元。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恢六盘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主要河流生态基流得到保障,每年新增产水量5000万方,减少入黄泥沙约60万吨,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巩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多管齐下,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2016年以来,累计安排中央、自治区水污染专项资金约3亿元,在原州区、同心县、中宁县等适宜地段建设人工湿地6个,使清水河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升,河流自净能力逐步恢复,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指标大幅下降。流域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0.2%提高到22.5%,水土保持率由24.4%提高到75.89%,黑刺沟源头出水流量稳定在每秒0.2立方米;三营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了Ⅳ类标准,流量稳定在每秒0.3立方米;在清水河全域共设置6个监测断面,同步建设水质自动站3个,实现24小时动态监控,确保水质异常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解决;先后在清水河流域实施基础河槽整治、水质净化、岸线修复、植绿兴河等工程项目,采取生物护坡、绿化美化、清淤疏浚、控污净化等综合措施,在河道沿线岸边合理配置灌木植被,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3座,对5个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工程,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立“流域统筹,区域落实”的空间管控体系,着力解决突出清水河水生态环境问题,依法淘汰关停、有序退出万吨以下马铃薯淀粉加工污染企业39家,依法封堵清水河沿线排污口38个,退出(搬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9家、治理小散乱污企业77家,切实减少入河污染物总量,同时,实施流域重点排污单位24小时动态监控,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编制并实施《宁夏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施规划》《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宁夏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专项规划》《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保护规划》《全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形成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合力。召开全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制定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年度工作方案。把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开展全区黄河文化遗产调查、黄河灌渠和古渡口考古调查,建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资源库,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现状及保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序实施黄河宁夏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青铜峡黄河铁桥桥墩抢险加固、中宁石空崖体抢险加固以及贺兰山岩画、长城等保护修缮工程。以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委及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32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四年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8.21亿元,支持宁夏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建设,2020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5亿元,实施长城重要点段抢险加固、重点革命遗址保护修缮、黄河文化遗产专项调查、重点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等保护传承、研究发掘承项目40余个。2024年,会同自治区财政下达中央国家文物保护资金450万元,支持宁夏清水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发掘清水河历史文化遗产,进而精准保护及活化利用。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编制《清水河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清水河治理工程,投入资金近20亿元,完成流域完成清淤、疏浚、护岸及支沟治理314公里,建筑物68座,防汛管护道路173公里,高边坡治理2.77公里等。实施滩地生态修复5处970.08亩、采砂坑治理3处5999亩、滨岸生态修复3处123.31亩、湿地生态建设10处3190.77亩,进一步提高了河道防洪能力,保障标准内洪水防洪安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一、关于“立项建设清水河历史文化公园”的建议

针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清水河历史文化公园上给予倾斜和帮助的事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自2024年起,取消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同时,根据国家关于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全国12个重点省份的文旅项目主要支持文物保护、文物储存(标本库房)、必需的重大旅游设施(2000平米以下的游客集散中心、小型生态停车场、10公里以内的连接路)项目建设,该项目未列入支持范围,暂不支持。

二、关于“争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及文化公园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上给予倾斜和帮助”的建议

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申报,2024年,宁夏固原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大麦地岩画照壁山铜矿保护利用项目、姚河塬考古标本库房建设项目等8个项目已纳入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下一步,我们建议固原市主动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厅加强沟通对接,紧密结合全国、自治区“十五五”规划编制,按照国家政策导向、投资方向和重点,积极跟踪国家发展改革委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安排,做好相关文化旅游项目谋划和储备,抓实项目申报工作,确保项目前期工作成熟,争取更多重大文旅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十五五”规划大盘子里,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建设资金支持。

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会同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切实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讲好黄河故事,不断书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篇章。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8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