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现就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运用多种手段加大移风易俗宣传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推进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灵活的形式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并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尚,不断丰富移风易俗活动内容,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地市级覆盖率达到8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有力地加强了移风易俗建设。
一是制度体系不断健全。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用制度引领文化发展,为移风易俗建设筑牢了根基。先后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向农村倾斜。
二是服务设施得到强化。不断优化设施布局,建立起覆盖全区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区现有文化馆27个、公共图书馆27个、美术馆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45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701个,农民文化大院383个,各类民间文艺团队972支。贺兰县文化馆等7家单位荣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三是文艺精品创作屡获殊荣。组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旅游演艺促进工程和美术收藏计划等活动,累计扶持各类艺术作品60余部,组织创作书画美术作品200余幅。创作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相统一的艺术精品,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摘得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新编京剧《庄妃》主演刘京荣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提名奖。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等6部作品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最佳舞台美术奖,首部数字秦腔戏曲电影《花儿声声》入选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名单,油画《六盘儿女》等10余幅(件)美术作品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深入实施“宁夏戏曲振兴工程”,组织复排《狸猫换太子》等一批传统剧目,秦腔折子戏《安安送米》《摸包》入选2021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现代京剧《花漫一碗泉》参展第九届中国京剧节。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固原市文化馆、图书馆新馆正式运行,银川市图书馆和原州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主体顺利建成。建成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年均下达中央及自治区配套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近1.1亿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惠及于民。组织全区27家公共文化馆完成第五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文化馆评估定级,20家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7家被评定为国家二级馆,宁夏创评工作名列西部前茅。组织全区26家公共图书馆完成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10家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11家被评定为国家二级馆、5家被评定为国家三级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实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完成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基础数字资源和支撑平台,持续对8个脱贫县实施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建设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文化“扶志”“扶智”作用。
五是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整合提升“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平台,实施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圈、进军营等“六进”活动,年均开展广场文化惠民演出1500场次、“送戏下乡”惠民演出近4000余场次,“文化大篷车”被推荐争创“全国时代楷模”。实施“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年均完成戏曲进校园活动400余场。扎实开展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培育工作,高水平承办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第十九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等国家级节赛活动,广场舞《塞上儿女心向党》荣获第十九届“群星奖”。成功举办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努力打造区域性公共文化特色活动品牌。连续举办“清凉宁夏”广场演出、全区广场舞大赛、全区劳动者之歌大赛、“世界读书日”暨书香宁夏系列阅读推广等活动,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城乡群众文化服务品牌。广泛开展“村晚”示范及“四季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我区12个县区(乡镇)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隆德县(高台马社火)和盐池县花马池镇(游九曲)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年均开展“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评选活动,征集参赛作品400余件,入围决赛的音乐类、舞蹈类、戏剧类、四个门类100余个文艺作品,《彩礼风波》《民乐村的幸福生活》《新农村 新风尚》《贺兰骄子》《相约敬老院》等节目,引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下一步,我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着力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推进移风易俗,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