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56号建议答复的函


宁文旅函〔2024〕452号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马晓红代表:

现就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泾源县建设生态休闲文旅特色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自治区支持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泾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泾源,绿色发展”定位,全力服务固原“两个市”建设大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足“绿、美、富”三篇文章,在生态建设、文旅发展上互融互促,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2024年1月11日又被国家气象局评为全区唯一“中国气候宜居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结合泾源县生态优势,持续在政策、资金和宣传上支持泾源县建设生态休闲文旅特色县。

一、加大政策指导力度

《泾源县生态休闲文旅特色县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会议研究审定,实施方案立足“生态泾源,绿色发展”定位,发展以观光旅游、森林休憩、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康养、户外拓展、科普教育等产业形式,做响泾源生态文旅品牌,打造生态旅游胜地,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结合《泾源县生态休闲文旅特色县建设实施方案》相关举措,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指导泾源县成功建成生态休闲文旅特色县。

二、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近三年对泾源县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给予资金支持,共计安排1100万元。其中泾河源旅游度假区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奖补100万元,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被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奖补50万元,泾源县泾河源镇巧媳妇乡村旅游示范点被评定为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奖补50万元,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项目补助资金400万元,泾源县乡村振兴暨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项目500万元。同时指导泾源县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提升六盘山森林公园、老龙潭、胭脂峡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吸引社会资本建设森林公园度假酒店、开发黄花乡向阳村温泉资源,扩建“泾源牛街”,不断增强旅游承载力。支持开展旅游服务水平提质行动,加强旅游行业规范化管理,加大景区、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建设农旅、林旅融合点,打造精品民宿示范村,引进夏季森林越野运动项目,拓展冬季冰雪旅游项目,打造包装更多特色农产品成为“固原好礼”,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档次。

三、加大宣传支持力度

一是推动文化传承挖掘工作。支持当地文旅部门深度挖潜丰富的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加大石窟寺、瓦亭古城、萧关遗址保护开发力度,推广少数民族花儿、踏脚、赶牛等非遗项目传承展演,加快杨岭生态展示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展示中心建设,打造研学基地,推动全区首部花儿实景剧《柳毅传书》商业化运营,不断提升泾源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支持文化爱民惠民活动。支持当地举办“戏曲进乡村”、“送戏下乡”和广场演出;指导《王洛宾花儿情》、《柳毅传书》实景演出等文化活动100余场次。支持举办了第三届冰雪文化体育旅游节、第十九届宁夏六盘山山花节暨首届六盘山花儿艺术节、第四届杨岭乡村文化旅游节、第五届秦腔大赛等系列活动。指导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春联、送窗花、送图书活动、“欢乐元宵·砥砺奋进”系列文化活动、杨岭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和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加大活动宣传营销推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宣传推介中,放大泾源文旅特色优势,加大对泾源县文旅产品的宣传力度。持续支持泾源县开展“一河润三省、走进泾河源”暨龙乡泾源大美六盘避暑旅游推介研讨活动。助力泾源县申请承办“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举办“一论坛两活动”。支持做好宁夏·泾源汽摩节暨“六盘山杯”场地越野赛活动,拓展雅豪滑雪场夏季服务业态,达到以节聚人气,以人促消费。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对泾源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支持力度。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8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