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教育厅:
现就王结代表提出的《关于普及情景体验式眼健康宣教方法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自觉性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为青少年群体提供更丰富的文化选项、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更暖心的文化服务,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教育、亲子共同训育活动,切实解决公共文化场馆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高质、高效、高标准服务的问题。
一、强化政策保障,维护青少年文化权益。结合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方案》一系列公共文化政策文件,聚焦青少年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广大青少年基本文化权益。
二、加快设施建设,扩展青少年文化空间。结合公共文化工作实际,认真研究青少年群体对公共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青少年基本文化权益。全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等均提供针对妇女儿童特色服务。各级图书馆普遍设置少儿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自习室等,开展少儿合唱、才艺展示、摄影、科普宣传教育、亲子共同训育等文化活动。现有少儿阅览室坐席2895个,少儿文献藏书量105.51万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四点半”学堂等,为青少年就近就地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
三、创新服务内容,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针对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特点,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丰富开展品牌文化活动,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博物馆依托传统节日和节庆,策划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里读中国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社会教育、公益鉴定、民俗体验、亲子研学等特色活动,同时将博物馆与中小学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式教学等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博物馆“六进”活动,今年以来,全区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400余场次、累计参加人次10万余人。二是开展“五一”群众文化和非遗主题活动,统筹全区公共文化场馆资源,指导策划“品读·阅游宁夏”“体验·非遗般的宁夏”“潮动·乐享宁夏”等系列主题活动220余场次,集中展示独特地域文化魅力,构建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共建文化活动新格局,赋能助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是走进校园,培育传承“绿芽”,实施非遗教育传承计划,通过非遗进校园、传承人进课堂、编印非遗知识普及读物等方式,面向青少年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涵养非遗活水源头,培养非遗传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加快推进并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以保障青少年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加快建立完善青少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参加的文化活动,扶持青少年文化组织健康发展。拓展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内容,配合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残联普及眼健康宣教工作,提供针对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深化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为青少年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