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30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8-28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高广胜委员、赫丽娟委员: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306号提案《关于加强固原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建设的提案》收悉,经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固原市水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强化涉水企业监管。对5个工业园区、13座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和16家二级以上医疗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部纳入市级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对超标信息快速反馈督办,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完成西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王洼煤矿矿井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对16家生产的马铃薯淀粉企业混合汁水肥力化还田土壤、空气和水质指标完成跟踪监测。对57座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设施完成整改提升,坚决杜绝偷排漏排或进入河流水体等隐患问题。

二是持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针对黄河警示片披露东关路面溢流污水问题,生态环境厅先后4次直奔问题,帮助固原市整改,实施市区雨污分流和初期雨水收集调蓄设施建设,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固原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和彭阳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按期投入运行,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天。对各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配套的人工湿地水质每月开展一次水质监测,严防范城市黑臭水体反弹。

三是积极推进水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厅主动帮助指导固原市争取实施清水河、泾河、葫芦河等4个河道生态缓冲带修复项目,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长度10公里,建设人工湿地面积0.555平方公里,冬至河实现全段恢复有水目标,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升。

四是加强水质预警监管。开展雨季、干旱、结冰等特殊时段主要河流、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160余次,编制完成清水河水环境应急“南阳实践”方案,科学分析水质变化,抓好源头防控。实施固原市主要河流水质监测自动站建设项目,设置自动监测站6座,实现七河流域自动监测全覆盖。

二、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建设

多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固原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弘扬和文旅融合发展工作。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先后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35亿元,支持固原市实施须弥山石窟、战国秦长城遗址、固原古城遗址、大营城址、姚河塬遗址、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等文物保护项目26个;支持固原市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92亿元,实施西吉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建设、彭阳姚河塬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须弥山石窟保护管理及配套服务设施、原州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战国秦长城保护及基础设施项目、隆德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二十五军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等7个建设项目。

二是大力支持博物馆建设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自治区发改委支持,持续推进固原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支持原州区战国秦长城博物馆建设,完成战国秦长城“西陲雄风”展览布展;先后投入560余万元用于支持西北农耕博物馆、固原博物馆、隆德博物馆、西吉钱币博物馆、单家集革命旧址等文博单位文物修复、预防性保护和展陈提升;2023年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免费开放自助资金1100万元,支持固原博物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西北农耕博物馆、隆德县博物馆、彭阳县博物馆、西吉县钱币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开放运行;支持固原市举办2023年度国际博物馆日宁夏主会场活动和彭阳县博物馆开展馆藏文物评估定级试点工作;指导固原市11家博物馆现场签署联盟框架协议,成立固原市博物馆行业联盟;指导固原博物馆组织召开丝绸之路暨北朝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活化利用。2022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补助固原市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传承项目200余万元;组织非遗传承人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授技术、扶持生产,就地解决村民就业,既促进非遗传承和活化利用,又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了乡村振兴。魏氏砖雕工坊和杨氏泥塑工坊的典型案例被文化和旅游部表彰奖励。截至目前,支持固原市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国家级传承人3名、自治区级保护项目名录45项,自治区级传承人82人,建成自治区级传承基地23个、非遗就业工坊5个。

四是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强化项目带动,加大对固原市文旅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对西吉县龙王坝村民宿、毛沟村红军寨等项目给予支持,对将台堡红军寨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进行全面奖补;指导固原市以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园为核心,开发红色旅游及研学旅行线路和产品,打造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指导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固原市荣获“全域旅游创建典范城市”称号,六盘山、泾源县荣获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指导支持高质量举办宁夏首届红色文化旅游节、宁夏六盘山山花节、宁夏第三届六盘山诗歌节等节会活动,下发奖补资金105万元。截至目前,固原市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个,重点村13个,发展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农家乐)169家,7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协同生态环境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副中心城市固原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宁党发〔2023〕10号)要求,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文化公园、全域旅游示范区、民宿经济先行区、实施乡村旅游示范工程等项目为抓手,支持固原市紧扣“红色固原、绿色发展”战略定位,聚焦“宁夏副中心城市”区域定位和“生态文旅特色市”特色定位,大力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水平,推动固原市高质量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8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及电话: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0951—6150659

                                   抄送: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