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7月,自治区党委出台《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的战略定位。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统筹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各项工作。
一、关于“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出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围绕黄河文化传承保护等重大主题,一是创排黄河主题艺术舞台精品。推出舞蹈专场《一条大河》、舞蹈《黄河岸边稻花香》、曲艺《吴忠美食香天下》等各类艺术作品,创排音乐剧《花儿声声》、京剧《红高粱》等。二是挖掘整理、复排提升一批优秀剧目。打磨黄河主题优秀舞台剧目京剧《花漫一碗泉》、交响组曲《黄河金岸》《宁夏情》、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等。三是支持举办主题文化品牌活动。持续打造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品牌节会活动,如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数字音乐节、大漠黄河文化旅游节等,扩大黄河宁夏段在区内外、海内外的知名度。四是鼓励扶持旅游演艺项目。引导文艺院团将黄河文化融合到旅游演艺中,推出《沙坡头盛典》《黄河谣》等一批黄河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五是推动宁夏美术创作项目。积极参与“携手书写华章 同心绘就画卷——沿黄九省(区)政协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书画联展”。高凯宏创作的版画作品《黄河子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重点选题”名单。
二、关于“发挥文化文物综合效应,建设有引领力的主题项目”。一是加强宁夏黄河文化研究。发挥专业研究机构的力量,编纂出版《黄河风辞》《黄河文化研究》等专著;召开黄河文化论坛会议,发表各类研究文章百余篇;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专业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有益于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二是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施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保护规划》《全区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印发实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实施了黄河在渠首保护及基础设施、黄河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三是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编制“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改革规划,有序推进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将172处国保、区保单位“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积极参与“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的重大项目,加入陕甘、陕甘宁等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片区革命文化重要载体的研究;组织开展黄河文化遗产、黄河古渡口等专项调查,理清了我区黄河文化遗产的分布数量、保护利用和研究状况,为讲好“黄河故事”提供基础性资料。四是促进黄河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科学确定一批有代表性的黄河文化旅游地标,不断提升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黄沙古渡等景区建设,深度开发黄河观光旅游、文化体验、水上休闲运动等旅游系列产品;实施鸟瞰黄河、景观黄河、黄河小镇、黄河村落等工程,建设黄河旅游休闲度假区。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精品景区、特色小镇、文化街区、自驾营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在世界有知名度的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带。
三、关于“整合黄河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有品牌力的产业体系”。围绕黄河流经宁夏800里,孕育“塞上江南”美名,造就“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讲好黄河故事,擦亮黄河文化品牌,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在世界有知名度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打响“天下黄河富宁夏”品牌。依托黄河流域丰富的人文资源、地域文化特点和农耕文化特色,深入挖掘黄河岸线文化资源,整合黄河特色旅游资源,串联黄河岸线风景名胜区、A级景区、湖泊湿地、葡萄酒庄等资源,发挥沙坡头、沙湖旅游区龙头作用,推动黄河岸线景区提档升级,打造具有宁夏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是统筹黄河岸线旅游服务功能配套,加快推进黄河岸线服务驿站、观景平台、自行车道等设施规划建设。二是培育“黄河两岸”“稻花香里”旅游产品体系,开发黄河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生态旅游、水上休闲运动等旅游系列产品,实现水陆通景、处处皆景,打造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景观、现代景观为一体的多层次黄河岸线特色旅游带。三是树立精品民宿就是旅游目的地理念,围绕提供定制化产品、管家式服务,着力打造以乡村民宿为支撑的乡村旅游产品新业态,支持中卫黄河宿集、西夏区“山上人家”等特色民宿发展,推动黄河沿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四是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读长征史、走红军路、登胜利山”的全景式六盘山红色旅游产品。五是加强沿黄流域省区交流合作,联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共同促进黄河“几”字弯区域联动协作,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
四、关于“推动文旅业态相融相盛,扶持有带动力的示范项目”。自治区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谋划文化旅游各领域重点项目32个,已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将争取资金8.8亿元。2022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6亿元,重点支持3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2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3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将有效提升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水平,改善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高品质、有带动力的重点文旅项目,实施旅游景区提质筑魂增效工程,充分做好新业态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文旅全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厅坚持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地标,加快推动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坚持文旅融合,完善文旅产业体系。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实施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项目,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1+1>2效应。另一方面整合区内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围绕“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品牌,整合区内资源,统筹开发好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人文和生态资源,文化和民俗资源,通过业态提升与创新,打造黄河文化、沙漠生态、葡萄酒庄、美丽乡村四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具有新鲜感和体验感的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改善产品供给结构,构建更为完善的产品体系。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8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