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现就王彦庚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挥我区革命纪念馆宣教功能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关于“建立协调机制”的建议情况。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我区各级教育、文物主管部门和高校、革命场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组织协调、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把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宁夏文物局与教育厅建立了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在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安排部署,联合公布了全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研修基地名录。为深化馆校合作,助力思政教育,推荐自治区博物馆和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人文学院联合申报建立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在学生实践、培训、合作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长期、规范、高效地合作,实现业务与学术上的强强联合。
二、关于“强化阵地作用”的建议情况。一是加强馆校合作,为学校个性化定制公开课和系列活动。指导各革命纪念馆深入挖掘,系统阐释馆藏革命文物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根据学校需求和重要时间节点,联合举办革命故事演讲、红色研学旅行、文创设计大赛等活动,厚植红色理想,涵养时代新人。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创新推出《走好新的长征路》等系列微党课和实践教育活动,运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让青少年学生既能熟知革命史,也能身临其境感受红军长征历经的艰难险阻和红军将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气概。盐池县革命历史纪念园设立了“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培训基地”,招募培养出成熟小小讲解员100余名,事迹先后被新华网、人民网、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二是创新传播方式,线上展播红色故事。制作播出一批我区革命文物故事短视频,在自治区文旅厅官网开设“讲好革命文物故事 重温党的百年历史”专栏,让革命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其中,宁夏博物馆王凤杰《斯诺镜头中的小号手》斩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二等奖。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宋登勇凭借作品《民族区域自治先河》获得“全国百佳讲述人”称号。盐池县博物馆培养的优秀“红领巾讲解员”冯嘉椋,其作品《萌城阻击战》被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三是面向全区打造推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品牌研学活动。2021年以来,我区组织举办了“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文旅、教育、团委、少工委等多家单位联合,区、市、县三级联动,逐级推送学生优秀作品在市、县(区)各级融媒体、文旅厅官网、“全国少工委”微信公众号专题页面上展播,截至目前,学生参与活动人数约5000人次。
三、关于“增强学习效果”的建议情况。一是着力提升展陈质量,打造精品展览。进一步提升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盐池县博物馆、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等单位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质量,组织联展巡展,拓展社会教育覆盖面。结合党的二十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节点,将策划推出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精品展览,生动鲜活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二是创新展示方式。充分利用文物、图片、雕塑、景观、油画等多种形式,辅助模拟实景、互动投影、声光电等科技手段,以现代技术与传统表现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展览陈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针对青少年认知特点,联合学校编制宣教方案和活动课程。组织中小学生实践和体验,引导大龄学生思考和感悟。让青少年学生沉下心来与历史对话,与革命先辈共情,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四、关于“纳入课后服务”的建议情况。指导有条件的博物馆、纪念馆积极对接周边学校,针对学生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联合编制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的系列活动课程,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全面辅助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馆校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五、关于“助推文旅融合”的建议情况。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是我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点和亮点。一是“红色+文创”,将“红色记忆”带回家。自治区博物馆、固原博物馆、同心县西征纪念馆,盐池县博物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场馆,立足馆藏革命文物资源,面向市场,推出了一批具有红色元素,凝聚红色精神的帆布包、多功能笔、鼠标垫等文化创意产品。二是“红色+研学”,突出红色文旅的实践性、体验性。宁夏固原博物馆策划推出了“重走长征路 重温革命史”红色主题研学游项目,让学生用双脚丈量红色土地,沿着长征线路一路寻访,瞻仰革命旧址,开展纪念活动,该项目入选“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为献礼建党百年,六盘山长征纪念馆推出了“六个一”(“走一次长征路、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读一遍长征史、听一堂特色信念课、唱一首红歌、吃一顿红军饭”)实践体验活动,2021年约有45000人体验了该项活动,到此旅游打卡的人数超10万人次。三是“红色+本地资源”,发挥红色文旅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谋划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融合发展,共塑品牌形象,共享市场流量。
六、关于“提升服务效能”的建议情况。一是进一步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健全革命文物定期排查制度,公布我区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我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场馆建设和规范管理。推动有条件的革命场馆评估定级,指导支持一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基本展陈提升改造,及时补充体现时代精神的陈列展览内容。坚持展示方式和展陈内容相得益彰,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展示,增强革命文物展览陈列的互动性、体验性。三是加强交流合作。以“西北五省(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和“黄河流域九省区博物馆联盟”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省际交流。发挥自治区博物馆、固原博物馆“龙头”作用,鼓励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馆际交流合作,形成资源共享和联展巡展常态机制。四是加强宣教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全区博物馆讲解员大赛,通过专家辅导、技能比赛、现场点评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和服务理念。向国家文物局遴选推介“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项目”、“见证新时代——晒晒我们的新物件”短视频,激发博物馆讲解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