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28号提案答复的函


宁文旅函〔2022〕541号

发布时间:2022-08-31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吴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深化文旅融合的提案》收悉,经我厅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动全区文旅融合实现创新发展,我厅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文化旅游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有新突破。

一、黄河文化旅游融合,讲好“黄河”故事

我厅以推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讲好“黄河故事”,把黄河文化贯穿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全过程,从“塑魂、增味、展魅、赋能”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塞上江南·美丽宁夏”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使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融入群众的精神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旅游发展铸魂。多措并举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围绕黄河主题文化公园建设,进一步挖掘黄河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阐释蕴藏其中的文化基因、民族精神。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党100周年,围绕黄河文化创作一批历史题材、现实题材、革命红色题材、地域特色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精品。

二、长城文化旅游融合,让长城绽放新光芒

宁夏因辖区内长城年代跨度大,资源类型丰富,素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宁夏长城,北部以“几”字形自西向东依贺兰山和黄河蜿蜒,中部“Y”字形雄踞塞上,南部“一”字形横贯东西,沿线烽燧、敌台星罗棋布,三道长城环抱宁夏。当前,以出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保护规划》,立足通过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具有宁夏地域空间布局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我厅围绕长城沿线打造旅游目的地,通过对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把长城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可体验的文化项目,挖掘长城文化价值,弘扬长城精神,形成特色文化旅游带,串联起沿线多个景点,让人们通过体验来感受长城文化的魅力,从而进一步认识长城以及长城的文化价值。通过围绕“黄河文化、星星故乡、酒庄休闲、红色主题、动感体验、长城遗址”六张牌,吸引自全国各地的观星爱好者“打卡”宁夏长城脚下,感受长城与星空的奇妙组合,让穿越2000多年历史的长城不断被赋予新的精神内涵。

三、葡萄酒文旅融合,擦亮宁夏紫色名片

探索“传媒+文旅+葡萄酒”融合,向世界展示中国葡萄酒文化魅力、产业实力和发展活力。举办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活动。联合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开展了30余场次专场推介,连续在贺兰山东麓志辉源石酒庄举办了三届《星空朗读》,举办了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法葡萄酒文化论坛、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培育出一批葡萄酒文旅融合高质量产业集群。葡萄酒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宁夏打造西北旅游目的地、中转站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积蓄强劲动能。以贺兰山东麓志辉源石酒庄、西鸽酒庄、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为代表的集旅游、葡萄酒鉴赏、葡萄酒文化宣传于一体的酒庄脱颖而出。贺兰山东麓产区内现有116家已建成的酒庄中,有4A级旅游酒庄4家,3A级旅游酒庄2家,2A级旅游酒庄6家,4家酒庄被列入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葡萄酒旅游已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2021年宁夏被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授予“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称号。葡萄酒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为酒庄促进增收带动就业的重要路径。

四、枸杞文旅融合,拉长红色产业链

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枸杞等自治区重点产业的融合,通过全方位挖掘传承宁夏枸杞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康养旅游等助力宁夏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文旅+枸杞”撬动消费大市场。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宁夏枸杞主要产区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吴忠市同心县,中卫市中宁县等地的35家主要企业枸杞销售额总计8.435亿元,其中“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所带动的枸杞销售额达2.635亿元。位于宁夏银川市的宁夏(百瑞源)枸杞博物馆,是融中国枸杞文化展和宁夏特色产品展销为一体的开放式枸杞博物馆,因枸杞而成为宁夏的特色网红景点,2021年上半年,枸杞博物馆迎来参观游客6万人次,公司各类产品销售额达1.5亿元,其中文旅带动的消费占比达40%左右。

五、非遗文化旅游融合,让非遗活起来

近年来,宁夏积极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扶贫”,将非遗项目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与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依托麻编、草编、刺绣、剪纸、砖雕、木雕、铁艺等实用性强的非遗技艺培训,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为了保护、发扬、传承、利用好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厅通过各种政策制度,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支持,传承发扬,推动“非遗+旅游”,就地取材,因地适宜,挖掘深邃的文化和生活,结合当地的生产配套,使每个非遗项目有生产和销售,把旅游产业链拉长。

近期,自治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抓机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深化文旅融合进一步提出明确措施。下一步,我厅将认真吸收采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落实《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文化和旅游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有新突破,文化旅游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宁夏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实践成为全国的亮点,目标到2027年,宁夏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是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加快文化旅游与工业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工业遗产、老旧厂房发展工业旅游,打造一批工业旅游景区和文创空间。加强快化旅游与农业融合,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采摘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农业业态,重点打造一批农旅融合精品项目。加快文化旅游与教育融合,加强研学基地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基地、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加快文化旅游与康养融合,大力支持贺兰山漫葡小镇、中卫黄河宿集、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康养项目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康体养生旅游产品。加快文化旅游与体育融合,加快建设黄河金岸风景道、贺兰山东麓风景道和长城旅游风景道,积极发展自行车、徒步、山地、滑雪等运动项目,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用科技赋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旅游与枸杞产业融合,开展枸杞生态旅游、采摘体验、枸杞深加工参观等,打造枸杞文化观光旅游产品线路。

二是推动文化旅游业态相互融合。加快推进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标志性融合示范项目,形成一批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综合展示黄河宁夏段建设成果。开展宁夏黄河文化研究项目,讲好“宁夏黄河故事”。开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长廊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10个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三是加快文旅融合项目招商及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投资项目库和重点文化和旅游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库,引进实施一批促进文旅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文旅项目。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自治区文化和旅游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欢迎以后一如既往地对全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8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建议提案办理沟通联系卡

  

代表委员


建议提案编号


主办单位


沟 通 人


沟通时间


沟通地点


沟通交流内容


代表委员意见

  

  

  

  

签名(盖章):

2022年  月  日

  

  

注:1.主办单位在建议提案办理期间,每件建议提案与代表委员沟通次数不应少于2次;2.建议提案办理答复结束后,主办单位将此表随办理复文反馈至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

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编   号


案   由


承办单位


提 案 者

及 电 话



一、对办理态度是否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二、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三、有何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

  

  

  

  

  

  

2022年   月   日

  

注:此表由提案者填写后,邮寄或传真至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通讯地址:银川市解放西街361号,邮编:750001,传真:0951—636380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联系方式:0951 — 6025326(厅办公室)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