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58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宁文旅函〔2022〕354号

发布时间:2022-06-30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现就穆风梧提出的《关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不断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从优秀传统文化展演、开设课程讲座,到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设立保护传承基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和外延逐步深入,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础更加牢固。

一、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制机制

“十三五”时期,全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在全国率先实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十四五”开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聚焦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的擘画蓝图,继续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公益性演出活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圆梦工程”。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方案》,创新利用阵地服务资源、推动优质服务进校园、推进“文教合作”机制,进一步整合文化文物和旅游资源,利用学生课后服务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广大青少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二、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展演进校园活动

创作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创新“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模式和实施方式,开展演出近2400场,组织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广大中小学校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展演展示1500场次。如盐池县依托“一个模式七大载体”互送共享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演出团队,在各大校园开展麻黄山道情演出、皮影戏演出等展演活动,各县区还在中小学举办非遗主题展览展示活动,使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洗礼。

三、研发非遗教材,开展非遗进校园培训讲座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扩大非遗传承传播的后备人才储备,积极推动非遗融入课程教学,聘请传承人担任教师、研发教材,开展非遗进校园培训讲座活动,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体验非遗魅力。如剪纸项目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王生贵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并公开出版了《隆德剪纸》一书,并编写了配套电子教案和PPT课件,作为地方特色课程在隆德县中小学广泛公开使用,他本人还被聘为隆德县职业中学专业剪纸教师,为隆德县第一幼儿园培训教师4期,累计培训幼儿教师100人次。盐池县铁柱泉武术非遗传承人张文杰、盐池秧歌传承人胡彩霞等人则利用校园艺术活动等在校园开展体验性非遗课程,在寓教于乐中锻炼学生体魄,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截至目前,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活动累计达40场次,参与学生3000多人次。

四、组织中小学生赴非遗传习场所参加非遗研学活动

通过研学培训等方式让广大青少年主动走入非遗传习场所,实地体验非遗魅力,是近些年我区非遗进校园的新兴模式。部分县区非遗中心与当地教体局、团委等联合在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扶贫就业工坊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研学培训、非遗主题夏令营、非遗拓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承传播效果。如“固原砖雕(魏氏砖雕)传承保护基地”,接收夏令营学员累计5000余人参与砖雕软雕和硬雕培训;举办中小学生公益培训班6期,共培训180余人次。

五、在中小学校广泛设立非遗项目传承基地

我区多地依托广大中小学校设立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使中小学生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中坚力量,标志“非遗进校园”迈入更深层次和更高维度。如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中宁三中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器乐(泥哇呜)”、“黄羊钱鞭”的保护传承基地,这不仅使上述学校的学生掌握了一项独特技能,也使得相关非遗项目得以充分的延续和传承。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