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1-09-01    来源: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张国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固原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落实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固原市文化旅游产业快速从、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目标

以“天高云淡六盘山”为品牌形象定位,以构建原州区文化旅游发展核心区,以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为龙头、将台堡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园等为关键支撑的红色文化研学带,以须弥山景区为龙头、固原博物馆等为关键支撑的历史文化体验带,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五县区重点乡村旅游景点等为关键支撑的生态乡村休闲带,辐射周边300公里范围文化旅游网络的“一核三带一网”发展格局为空间定位。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补短板、锻长板、创品牌,以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避暑游、冰雪游为抓手,以长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支撑,加快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把固原市打造成为以红色游、乡村游为引领的西北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与宁夏旅游投资集团合作,完善托管机制,强化投融资能力,提升六盘山大景区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将台堡等3A级以上景区全面建立景区公司化开发运营机制,激发景区发展活力,全面提升景区吸引力,进一步做旺人气、做大文化旅游市场。各县区和相关部门根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职能和人员配置上选优配强队伍,为文化旅游部门发挥职能提供组织保障。

(二)强化文旅项目规划实施。精心谋划一批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体验内容丰富、拉动市场作用显著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高质量编制《固原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固原市红色旅游专项规划》《固原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固原市文物保护规划》等规划,强化全市文化旅游业重要领域、重点景区和重大项目的规划编制管理,确保全域文化旅游资源高品质开发、可持续利用。加快实施六盘山长征精神研学基地、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红色旅游提升项目、原州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战国秦长城保护及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须弥山保护管理及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彭阳县姚河源遗址项目等。

(三)不断完善文旅服务体系。巩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成果,构建便捷共享服务体系,推动与周边300公里重要节点城市、旅游目的地与交通干线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快进慢游”文化旅游交通网络。补齐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交通短板,主动融入国家高铁、快铁网络体系,扩容六盘山机场,增开、加密国内航班航线,增加大机型,优化旅游旺季和重点客源地航班配置,打通国、省道市内断头路,提高乡村旅游道路建设等级,推进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特色镇村、“四个一”景观带主干道路及相邻区域景区连接公路互联互通,形成“快进慢出”大旅游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市文化馆、图书馆装修布展工程,力争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加快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旅游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市县区文化“三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嵌入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旅游公共服务点和城市休闲旅游点。全面建成旅游环线配套服务设施,全域串联经典景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带、“四个一”景观带,合理布局食宿购物服务区、观景平台、自驾营地,全力打造隆泾公路、隆张公路、固古公路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和自驾道路,建设固原市及各县(区)游客集散中心,争取建设服务驿站、观景平台、自行车道、加油站、房车营地、宿营地等设施。推进住宿业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加快推进市县宾馆饭店、文化主题酒店、精品民宿星级创建进程,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住宿品牌,适应游客多元化需求。完善全市旅游标识标牌,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六盘山特色旅游商品销售店,在固原市区和各县城区、景点、集散地建设购物街区,推进旅游电商服务,推出一批游客喜爱的“伴手礼”,推广固原旅游商品品牌。

(四)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全方位、多角度、全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旅游功能。做好“文旅+生态”文章,紧密结合“四个一”工程,因地制宜种植成方连片的花田花海,打造旅游景观带。充分利用生态和气候资源优势,开发生态休闲游、避暑休闲游、梯田观光游、农事体验游,积极打造一批生态旅游品牌基地、乡村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乡村康养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体验型、休闲类的田园综合体、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做好“文旅+教育”文章,充分利用固原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等资源,开展红色体验旅游、民俗体验旅游、丝路文化探秘旅游等研学旅行。做好“文旅+体育”文章,促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打响动感旅游特色牌,办好六盘山登山节,积极引入国家品牌体育赛事落户固原,鼓励开发山地自行车、探险、露营、攀岩等山地运动旅游项目,丰富现有景区旅游体验活动。做好“文旅+康养”文章,集聚山水生态、历史文化、中药、气候等要素资源,打造一批健康旅游产品。支持医疗、养老等行业进入景区、酒店等,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建设一批中医药保健、养生护理、“候鸟”养老等专项特种旅游产品。做好“文旅+科技”文章,积极运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创新旅游生产与传播方式,积极推进科技在旅游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场景再现、VR/AR 等高新技术,开发并推广实景模拟、沉浸式体验等旅游新业态产业,鼓励支持智慧景区建设。

(五)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提升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水平,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丰富完善魏氏砖雕、杨氏彩塑、剪纸、刺绣、书画作品、文物仿制等地方文化元素的系列文创产品,将泾源黄牛肉、彭阳果脯、西吉粉条、亚麻籽油、土蜂蜜、手工醋等地方特色产品打造成知名旅游商品;不断提升“机场羊羔肉”“隆德暖锅”“燕面糅糅”等小吃品位,积极开发原生态餐饮、养生美食、风味小吃等地方餐饮。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和夜市,开展名小吃评选活动,培育固原餐饮特色品牌。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鼓励围绕固原历史故事、现实题材、革命红色教育、地域特色文化等主题创作舞台艺术精品,每年创作精品剧(节)目2-3个,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固原故事。打通文艺创作、展演、消费各环节,开展文艺活动进景区。鼓励旅游景区引进区内外知名创作运营团队,争取在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园等打造1-2个实景剧或舞台剧,吸引游客二次消费。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网络化旅游商品营销体系,扩大文化旅游购物消费。在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星级以上宾馆饭店设立土特产、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柜台。大力推进夜间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开发夜逛固原、夜品佳肴、夜健体魄、夜间演艺等多样化消费产品。鼓励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乡镇(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催生文化沙龙、深夜影院、音乐俱乐部、24小时阅读空间等时尚文化业态,激活夜间文化艺术消费。力争在一区四县打造5个功能完善的文化旅游街区和夜市。

(六)做大做强红色旅游。按照“三引擎一基地四板块”(六盘山、将台堡、乔家渠三大核心引擎,固原城区服务基地,西吉长征丰碑、隆德生态六盘、泾源乡村振兴、彭阳党旗飘扬四大红色旅游集聚板块)的总体布局,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以精神传承为基础、红色教培为核心,红色主题休闲、红色文化体验产品多元发展,丰富红色旅游特色产品体系。推动红色旅游由单一观光游览产品向“红色+”融合产品转型发展。完整串联红军在六盘山地区长征、西征、会师经典研学体验线路。积极推进A级创建步伐,建设六盘山、将台堡和乔家渠重点景区。提升单家集宿营地、张易堡子梁战斗遗址、毛庄村宿营地、后莲花沟红军行军路、青石嘴战斗遗址、小岔沟、乔家渠、红二十五军军部、平峰红军长征纪念亭等纪念地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开发推介红色线路,讲好固原红色故事,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七)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一批具有“老气、土气、朝气、生气”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特色旅游村、乡村旅游示范点、精品民宿、乡村旅游景区。打造乡村旅游重点线路,尤其将红色和党性教育纳入到乡村旅游线路中,使生态休闲游和红色体验游有机结合。

(八)创新营销提高城市知名度。围绕“天高云淡六盘山”品牌形象和“春赏醉美花海”“夏享爽爽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品水墨画卷”四季品牌,捆绑全国全网媒体矩阵传播、活动推介、影视植入,全市一盘棋,对外一个调,全方位大范围多角度宣传营销,精心包装打造固原文化旅游城市名片。创新做靓节庆活动品牌,办好每年的春季山花节、夏季梯田花儿节、秋季丰收节和冬季冰雪节四大节庆品牌。创新宣传营销手段,立足官方“两微三号”(宁夏六盘山微信、固原文化旅游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号、今日头条号),强化全媒体互动矩阵宣传形式,办好“抖音游固原”“快闪唱固原”“快手拍固原”“领导晒固原”等新媒体宣传推介活动。加强与周边景区融入,以300公里为半径,辐射连线周边地区大景区,与周边地区开展景区联营、产品连线、活动联办、营销联动,实现政策互享、市场互推、游客互送,信息互用,与平凉、宝鸡、天水、中卫、银川等市签订全域旅游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跨区域联盟旅游线路和捆绑营销体系,将固原市重点景区与周边崆峒山、太白山、麦积山、沙坡头等景区串联起来,促进加快融入陕甘宁文化旅游圈,提升全域旅游整体活力。

(九)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完善文化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落实文化旅游领域属地监管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对旅游交通、涉旅消防、高风险文旅项目、预防自然灾害等重点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列入文化旅游市场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实施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市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作用,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8月31日

 

 

建议提案当面办理沟通联系卡

 

代表委员


建议提案编号


主办单位


沟 通 人


沟通时间


沟通地点


沟通交流内容


代表委员意见

 

 

 

 

签名(盖章):

2021年  月  日

 

 

注:1.提倡主办单位在建议提案办理期间,当面与代表委员就建议提案内容、目的和办理方式、预期结果等进行直接沟通交流;2.建议提案办理答复结束后,主办单位将此表随办理复文反馈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

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编   号


案   由


承办单位


提 案 者

及 电 话



一、对办理态度是否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二、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三、有何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

 

 

 

 

 

 

2021年   月   日

注:此表由提案者填写后,寄回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通讯地址:银川市解放西街361号    邮编7500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