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张杰委员提出关于推动我区贺兰砚产业做大做强的提案,现提出以下协办意见: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贺兰砚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持续开展人才培训交流和创新创意研发工作,建立了完善的保护体系,传承人才队伍建设日趋完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积极开展贺兰砚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
目前,贺兰砚制作技艺已建立从项目到传承人的四级非遗保护体系。截止2021年6月,共有贺兰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3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设立贺兰砚保护传承基地、贺兰砚传习所、贺兰砚工作室100多家,涌现出闫森林、张向东、石飚、郝延强、周云峰、仲生全、王辉、蒋喜文等为代表的领军人物。同时,银川市鼓励扶持各级贺兰砚制作技艺传承人及其徒弟参与银川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人选报送等活动,其中石飚、周云峰被列为银川市高精尖缺B类人才,张向东被列为银川市高精尖缺C类人才,贺兰砚制作传承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二、加大贺兰砚制作技艺人才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贺兰砚产业发展,文化和旅游厅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邀请国内知名制砚大师来宁讲学、指导,鼓励业务骨干赴其他名砚产地学习进修等方式,对贺兰砚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美术理论和技能培训,发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带动、示范作用,通过“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贺兰砚产业领军型管理、策划、营销人才,逐步形成金字塔型行业人才结构,促进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三、提升贺兰砚品质,走“开发保护”之路
打造“非遗进万家 文旅展风采”—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及系列活动品牌,推动开展贺兰砚雕刻竞技、创研、展览、交流等活动,促进贺兰砚雕刻贴近生活、融入时代、契合现代审美情趣,开发推出一批贺兰砚衍生品,如香茶、摆件、印章、贺兰石镜子、贺兰石象棋等等,这些精美又实惠的物品在各类展示活动中得到热捧,贺兰砚产品品质也随着客户的需要不断得到提升,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进行调适、创新、演进、完善,使得贺兰砚雕刻作品在融合新业态中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贺兰砚制作集中的银川市实施贺兰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使之成为提升银川文化内涵、项目品质的重要元素,成为文化和旅游共生相长、互利共赢、良性互动的重要旅游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7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