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6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09-30    来源: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杨志文、罗向红、杨爱琴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打造“引黄古灌区”活态文化旅游观光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宁夏,指出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深入挖掘“塞上江南·美丽宁夏”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使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融入群众的精神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旅游发展铸魂。

一、基本情况

宁夏黄河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具有丰富的远古文化遗产,孕育了丰厚的农耕文化遗存,融汇了多种宗教文化形态,汇集了风格多样的古建筑遗迹。目前全区有不可移动文物381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入名录2968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单位135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8处、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4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1处,博物馆75处,引黄古渠系14处。沿黄地区A级旅游景区96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3家。

受惠于黄河及其支流的滋养,宁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黄河古灌区文化和农耕文化。自秦代以来,修筑了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昊王渠、惠农渠等沟渠,已经成为宁夏沿黄地区农耕文化历史的标志性符号。秦渠、汉渠始修于汉代,分布在青铜峡市、利通区和灵武市,是宁夏黄河东岸主要古老灌渠。汉延渠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重要渠系之一,流经青铜峡市、永宁县、兴庆区、贺兰县,现长88.6公里,灌地50多万亩。唐徕渠前身为汉代御史渠,是宁夏黄河东岸主要古老灌渠之一,分布在青铜峡市、永宁县、兴庆区、贺兰县和平罗县。昊王渠是西夏时为解决贺兰山东麓沿山荒地的灌溉,沿山挖渠,流经银川市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石嘴山市平罗县,南北长150余公里。惠农渠始凿于清代清雍正年间,现长131公里,灌地75万亩,流经青铜峡市、永宁县、兴庆区、贺兰县、平罗县、惠农区。多条古代灌溉沟渠遗存,见证了宁夏引黄古灌区完善的无坝引水、激河浚渠、埽工护岸等独特的工程技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水利文化内涵。

宁夏引黄灌溉工程不是人力战胜自然的杰作,而是顺应“水性”尽用“水利”的伟大成果。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黄河干流上的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二、打造引黄古灌区的“活态之美”

始终坚持“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精准型”营销策略,加大友好城市文化旅游部门交流合作,有计划、有重点、不间断地开展体验式精准营销。打造了一批特色线路,充分利用央视、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和公交车体、候车厅、车载电视、电梯轿厢、城市候机楼等媒介广泛宣传。坚持“一月一节会,一县一特色”,鼓励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融合办节,市县两级相继举办了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山地旅游自行车赛、美食文化节、沙滩排球赛、国际马拉松、乡村休闲节、航空嘉年华、冰雪旅游节、花灯民俗节等系列节会赛事活动。通过各种渠道,秀出吴忠好景色,传出吴忠好味道,唱出吴忠好声音,推出吴忠好礼物,讲出吴忠好故事,叫响“黄河金岸,水韵吴忠”“游在宁夏,食在吴忠”“放心游宁夏,康养到吴忠”等品牌。

充分发挥宁夏引黄灌溉工程遗产的活态利用功能,按照加强面上管控、做好节点建设、推进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在保障遗产灌溉等水利工程功能可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利用遗产本体、相关设施,系统展现引黄灌溉工程遗产发展演变历史、水利工程技术及灌区水利文化,营造灌区特色农产品和文创产品发展优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遗产历史、科技、文化的系统展示,是引黄灌溉工程遗产发挥科普教育,服务社会大众功能的主要方式。系统建设引黄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体系及其历史文化科技资源深度挖掘,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展示灌溉工程遗产历史文化、水利科学技术、生态效益价值,提升遗产国内、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彰显遗产文化功能。建设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公园、遗产展示中心等展示平台,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亲水公共空间”,提升遗产展示利用及社会服务功能,助力灌区乡村振兴。

整合运营遗产品牌利用、灌区农业特色产业与全域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引黄古灌区、引黄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传统节事活动等文旅项目。打造以引黄灌溉工程体系为主体脉络的历史和水利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做好古灌区遗产游学产业引导,开发遗产游学和研修游学产品,进一步丰富全区文化旅游内容,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深入发掘灌溉工遗产的品牌价值,积极营造、培育灌区独有品牌、商标,为灌区农产品、文创产品等注入历史文化内涵,引导相关产业发展,使遗产文化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助力灌区乡村振兴的积极力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9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