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2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19-09-11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马铁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性开发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北武当生态旅游区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三公里处贺兰山东麓的洪积扇上,总占地面积68.8平方公里,是一处集山、林、园、庙、地质遗迹、军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由森林公园、北武当寿佛寺寺庙区、韭菜沟军事体验区、贺兰山地质公园(归德沟)、贺兰山生态博物馆五部分组成,2009年12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8月启动国家4A级景区创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编制旅游规划。指导大武口区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大武口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核心项目,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18-2030年)》《北武当生态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18-2030年)》《北武当生态旅游区申报5A级景区策划书》,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多次对景区进行实地踏察,在景区规划提升、4A级景区创建等方面给予业务指导,北武当生态旅游区聘请宁夏景元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指导景区4A创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厘清了发展思路,突出了工作重点。

(二)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4A级景区和精品景区建设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编制了《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森林公园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贺兰山生态博物馆投入运营,改造提升了文博馆,健全了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增设了景区观光游览设施,改造了景区旅游厕所,建成了蘭岳书院。2019年计划投资1488万元,重点实施北武当踏阙广场改造提升、红叶林景观提升改造、森林公园景观提升改造、铁弹公路跨韭菜沟桥梁等项目,目前踏阙广场片区已完工,其他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三)优化完善旅游设施。对标国家4A级景区验收标准,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等方面实施提升,在景区重要节点增设文明旅游标识牌45块、全景导览图3块、游客须知标识牌5块、道路指示牌6块、卫生间标识指示牌22块,安装座椅30个,更换垃圾桶20个,新建停车场1处(规划停车位133个)、改建停车场1处,增设客流量监测系统1套3处,森林公园主路两侧建设林荫休憩平台6个,景区软硬件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在景区旅游发展提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处理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在红叶林区域开挖、换填土方2273立方米,新植山桃、山杏、五角枫共1400余株,补植火炬10000余株,森林公园后门山桃林区域补植山桃树520株,对森林公园长城路、荷花池、纪念碑等处近1万平方米裸露土地进行了修整,种植二月兰、牵牛、万寿菊等宿根花卉2.8万平方米,栽种紫叶矮樱、高杆金叶榆、红太阳李等各类苗木18万株,建成了集多种花卉于一体的彩色花带,既满足了景区景观提升需求又满足了生态保护需要。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将继续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发挥部门优势,推动精品景区建设,支持大武口区打造与北武当生态旅游区相适应的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和文化氛围,在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精品景区建设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推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

二是继续抓好规划落实。坚持“保护性开发、科学化建设”的原则,深入挖掘旅游资源,释放资源价值,以科学规划为基础,指导大武口区落实北武当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建设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景观景点,进一步增强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后续发展动力。

三是继续提升景区品质。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为契机,对标国家4A级景区创建及精品景区建设要求,继续督促景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审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切实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指导景区做好对外宣传和形象包装,做优平台、拓展客源,不断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将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打造为市民受益、游客满意、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的新型生态景区,使之成为石嘴山市乃至全区生态旅游的新亮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9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