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题信息 > 乡村振兴 >> 工作动态

宁夏泾源:“党音”沁润六盘山


发布时间:2022-11-18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新华网银川11月16日电(记者 谢建雯)从机器轰鸣的帮扶车间,到生机勃勃的蔬菜大棚,再到热闹喧嚣的街道……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掀起热潮。

  在六盘山镇集美村的帮扶车间里,工人们在缝纫机轰鸣声中有序地赶订单。趁着工人们休息的间隙,六盘山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王金福用最朴实的话语给大伙上了一堂有特色的“理论宣传讲堂”。

  “接下来,我们要立足资源优势、做优特色产业,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享受农业、产业红利,推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王金福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阵阵掌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想当初的苦日子,又说现在的新生活。

  进厂之前,火金兰在县里荒山造林,每天日晒风吹地在山上种树,很是辛苦。自从厂子建到了家门口,她成为一名“上班族”,如今每月能挣六千多元工资。“说句心里话,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她说。

  一场场“沉浸式”宣讲在广袤乡村火热开展,基层宣讲员用乡音传递“党音”,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里。

  在集美村蔬菜大棚内,成畦的辣椒、西红柿、水萝卜长势煞是喜人,即将迎来上市期,这是村里打造的村集体经济特色种植产业。志愿者王克李走进大棚,帮助群众及时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最新的惠农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先’二字,意味着国家今后将出台更多惠农政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咱们今后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王克李说。

  有讲有听、有说有笑、有问有答,蔬菜大棚变成了“田间课堂”。据集美村蔬菜大棚负责人杨金忠介绍,村里种了辣椒、西红柿、萝卜各两棚,其中辣椒棚的亩产量是八千斤左右,如果市场价能卖到一斤四元,每棚约能赚3.2万元,效益可观。

  对于乡村振兴,村民陈东京充满信心和希望。他说,农民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国家的惠农政策。帮扶车间、肉牛养殖产业、蔬菜大棚等对村集体经济和老百姓收入增长肯定有帮助。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产业继续做大做强,闯出新路径,持续稳定促进农民增收,也会继续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基层群众,线上线下相结合,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的心坎上。”王金福说。(完)(通讯员于少霞、赵文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