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区)文化和旅游局,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现将《全区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9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区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印发〈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主要任务分工落实方案〉的通知》(宁党发〔2022〕17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7年,全区文化事业实现繁荣发展,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振奋人民群众精神、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区人民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奋力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朝着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主要任务
(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发挥公共文化场馆阵地作用。组织引导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场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主题创排优秀文艺作品。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等要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过程,广泛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展板以及标语等形式,开展道德讲堂、公益讲座等活动。依托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做好研究和树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工作,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牵头部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部门:自治区科协,责任单位:各市、县(区))
2.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艺术创作引导,加强艺术创作资源统筹,重点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国家重大战略和其他重大主题,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观赏性相统一的艺术精品,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艺术精品。创作各类舞台艺术作品60部以上、旅游演艺剧目5部以上,力争1部—2部剧目荣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牵头部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各市、县(区))
3.丰富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以现实题材创作为重点,以小戏、小品、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内容生动、感染力强的优秀作品。持续打造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激情广场 舞动塞上”全区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品牌,支持各地突出地方特色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牵头部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各市、县(区))
4.发挥“文化大篷车”品牌引领作用。动员全区各级各类院团深入基层群众、走近生产一线,开展文艺演出和文化服务,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伟大实践和政策主张,营造讲文明、树新风、扬正气的良好社会氛围。年均送戏下乡演出1600场以上,“戏曲进乡村”600场以上,覆盖全区所有乡镇、移民新村和脱贫出列村,推进流动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缩小城乡差距。(牵头部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各市、县(区))
(二)提升科学文明素质
5.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五项提升行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五项重点工程。(牵头部门:自治区科协 配合部门:宁夏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办公室成员单位,各市、县(区))
6.助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整合优质资源与力量,持续开展“大篷车”送戏下乡、“文艺轻骑兵”基层巡演、“戏曲进乡村”、流动图书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举办乡村阅读季、农民丰收节等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征集和“拒绝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宣传专项行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牵头部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部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科协,责任单位:各市、县(区))
(三)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
7.完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机制。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服务和激励机制,鼓励组建各类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团队,完善志愿服务记录和激励制度,逐步建立星级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认证制度。积极组织参与全国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活动。(牵头部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各市、县(区))
8.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对接“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全民阅读推广人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人培育计划,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书评人等组织阅读推广和艺术普及等活动。深化“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增强基层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发挥“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学雷锋‘四个一百’文旅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美好生活”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特殊群体文化需求,开展“文化悦老”“文化筑梦”“文化助残”志愿服务关爱系列行动 。打造“文艺轻骑兵”、爱心助盲、“保护母亲河”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惠民生的志愿服务项目。(牵头部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各市、县(区))
9.推动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指导各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游服务(集散)中心等建设文明驿站、志愿服务岗,串起文明旅游服务“支点”。积极开展国家级、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争取培育5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35家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强化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典型案例评选,引导行业各单位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工作,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进一步扩大文明行业创建范围,将精神文明建设延伸至文化旅游领域各类经营单位,行成人人抓文明、创文明的浓厚氛围。(牵头部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各市、县(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抓好工作方案落实。各部门结合职能及任务分工抓好本领域和行业发展工作,加快完善政策、标准和规范,扎实有效推进实施。
(二)加强财政保障。统筹用好中央和自治区各类资金,各市、县(区)要全面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安排经费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明素养提升行动。
(三)强化宣传督导。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广泛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报道,形成宣传合力,营造浓厚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程督导,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落实,确保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附件: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主要任务分工台帐
附件: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主要任务分工台帐
主要任务 | 71.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施文明创建扩面提质工程,倡导移风易俗,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 |||||
责任领导: | 主责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配合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协、乡村振兴局 | ||||
落实单位 | 具体目标任务 | 具体政策措施 | 重大工作(项目)安排 | 任务进度安排 | ||
主 责 单 位 |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1.组织引导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场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主题创排优秀文艺作品。 2.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实施“春雨工程”等志愿者服务项目,评选一批全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优秀志愿者和示范性服务项目。 3.以现实题材创作为重点,以小戏、小品、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内容生动、感染力强的优秀作品。 4.充分发挥“文化大篷车”品牌引领作用,动员全区各级各类院团深入基层群众、走近生产一线,开展文艺演出和文化服务,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伟大实践和政策主张,营造讲文明、树新风、扬正气的良好社会氛围。 5.举办各类主题演(展)出活动。结合党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活动、年度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举办主题突出、内容精彩、形式多样的精品剧(节)目展演、巡演和书画作品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明素养。 6.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工作,组织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以创建促文明。 | 1.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2.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 1.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工作安排,实施志愿者服务工作,树立典型,推荐优秀服务项目参加全国示范性服务项目评选。 2.以现实题材创作为重点,以小戏、小品、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内容生动、感染力强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改善城乡居民精神风貌。 | 2022年,充分发挥主责单位作用,联合配合单位,建立任务协调机制。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工作要求,推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以“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等活动品牌,支持各地创作小戏、小品、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组织推荐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支持2家文化场馆开展“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文化筑梦”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继续打磨提升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新编京剧《庄妃》,力争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奖。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书画作品展。开展“喜迎二十大·礼赞新征程”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活动。依托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推荐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选一批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组织文化和旅游行业征集文明督导员及导游文明引导短视频优秀案例评选。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强化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 2023年,扎实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针对特殊群体文化需求,开展“文化悦老”、“文化筑梦”“文化助残”志愿服务关爱系列行动 。继续推动“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下基层巡演,创新“群众点单、政府送戏、社会参与”的组织模式。策划举办2023年新年戏曲晚会和新春音乐会。推荐评选一批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服务组织。依托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指导3A级旅游景区建设文明驿站、志愿服务岗,串起文明旅游服务“支点”,带动形成文明旅游良好风尚。评选一批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典型案例评选,引导行业各单位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工作,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积极开展国家级、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推动文明旅游整工作整体上台阶。 2024年,扎实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道德讲堂、黄河大讲堂等作用,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和培训讲座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保障特殊群体文化权益。继续推动“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下基层巡演。依托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培育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文明旅游氛围,加强与文明城市、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统筹推进,促进行业文明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扩大文明行业创建范围,将精神文明建设延伸至文化旅游领域各类经营单位。 2025年,以“欢乐宁夏”群众文艺会演、“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等活动品牌,支持各地创作小戏、小品、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继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级公共文化单位发挥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推荐评选一批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和服务组织。继续推动“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下基层巡演。依托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争取培育5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35家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力争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区,带动文明旅游成体系、集群式、高水平推进。进一步扩大文明行业创建范围,将精神文明建设延伸至文化旅游领域各类经营单位,行成人人抓文明、创文明的浓厚氛围。 2026年,以“欢乐宁夏”群众文艺会演、“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等活动品牌,支持各地创作小戏、小品、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继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级公共文化单位发挥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继续推动“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下基层巡演。依托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指导各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游客服务中心等设立文明驿站、志愿服务岗,完善文明旅游服务设施。积极开展国家级、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推动文明旅游整工作整体上台阶。 2027年,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级公共文化单位发挥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继续推动“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下基层巡演。依托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指导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设立文明驿站、志愿服务岗,串起文明旅游服务“支点”。积极开展国家级、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 | |
配 合 单 位
|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施文明创建扩面提质工程,倡导移风易俗,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 1.开展乡村阅读季活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2.提升农民科学素养,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项目资金支持。 3、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文明新风尚。 | 1.每年在全区开展“乡村阅读季”活动。 2.每年开展3次志愿服务活动。 3.每年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 4.每年开展农民丰收节,大力宣传精神文明,移风易俗,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5.每年开展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 按照规划工作进度逐年推进。 | |
配 合 单 位 | 科协 | 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到2025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1.5%。 | 发挥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联合各成员单位,深入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推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 | 1.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五项提升行动。 2.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五项重点工程。 | 1.深入推进。2022年到2025年,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重点突出、分工合作,全面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2.总结评估。2025年,在各市、县(区)和各成员单位自查基础上,组织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十四五”期间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 |
乡村振兴局 |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引导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正气,划清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的界限,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不良风气。 | 1.将乡风文明纳入基层评星定级,让党的惠农政策、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2.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群众组织作用,完落实村规民约,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 按工作进度逐年推进。 |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注:请各主责单位牵头,按照分工方案研究制定落实工作方案、建立台账(按5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