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文旅要闻

新编现代京剧《红高粱》荣膺文华大奖:一部剧,一群人,一方水土的深情绽放


发布时间:2025-11-05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璀璨舞台上,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支持并推荐,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创排的新编现代京剧《红高粱》一举摘得第十八届“文华大奖”单项奖——主演刘京荣获文华表演奖,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这不仅是该剧艺术高度的国家级认可,更是宁夏文艺创作迈向新台阶的生动写照。从主演刘京的深情塑造,到剧院三代人的齐心接力,再到宁夏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这部作品以其深沉的力量,讲述着土地、人民与艺术之间血脉相连的故事。

刘京:以心塑魂,让“九儿”从土地中生长

作为宁夏京剧院的院长、该剧的灵魂人物,刘京在《红高粱》中饰演的“九儿”,早已超越一个传统戏曲角色的范畴,成为她艺术生命与土地情感交融的载体。她深入研读原著,将九儿从少女的悸动到母性的坚毅、从个人的爱恨到民族的大义,层层剖开、细细咀嚼,最终以血肉饱满的演绎,让这个角色在京剧舞台上“活”了起来。

刘京说:“九儿是土地上长出的灵魂,我愿用每一次呼吸与她共鸣。”她不仅注重唱腔的锤炼、身段的精准,更将自己对生命、对家国的理解融入角色之中。在她看来,塑造九儿不是“演”一个英雄,而是“成为”一个真实的人——有恐惧、有热爱、有挣扎,更有不屈的脊梁。正是这份对人物的深刻共情,让她的表演既有戏曲的程式之美,又有现代戏剧的情感穿透力,使观众在剧场中不只是“看戏”,而是与那段历史、那群人真实相遇。

一部剧的力量:凝聚三代人,传承一团火

京剧《红高粱》的成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宁夏京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共同“种”下的一片精神高粱。这个有着六十余年历史的院团,前身为中国京剧院四团,自1958年扎根宁夏以来,始终秉持“守正不守旧、创新不失根”的艺术理念。

在京剧《红高粱》的创排过程中,老一辈艺术家坐镇指导,中年骨干挑梁演绎,青年演员全心投入。每天数小时的排练中,刘京带着年轻演员一字一句抠唱腔,一板一眼磨身段;编剧贾璐在经典文本中寻找当代表达;作曲团队将地方曲调与京剧韵腔巧妙融合;舞美团队反复调试高粱摇曳的角度,只为呈现最真实的土地气息.......正是这种“以老带新、以戏带人”的创作机制,让这部剧不仅在艺术上日臻成熟,更在精神上凝聚了整个院团的人心。

一方水土的觉醒:从“塞上江南”到“文化名片”

京剧《红高粱》不仅是一部成功的舞台作品,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战略的重要成果。从立项之初,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旅厅便将之列为重点扶持项目,整合国内顶尖创作资源,设立专项基金,以“一部戏带动一片产业”的思路,推动剧目从创作到巡演的全链条保障。

该剧以莫言文学经典为蓝本,融入了西北地域特有的苍凉与豪迈,既是对黄河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当代诠释。剧中那一片摇曳的红高粱,不仅是舞台上的视觉符号,更是宁夏文化自信的象征。正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将以《红高粱》为样板,持续挖掘黄河文化、红色基因等特色资源,打造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的文艺精品。”

随着该剧在全国十余个城市的巡演,越来越多观众通过《红高粱》重新认识了宁夏——不仅有大漠黄河的壮美,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创作活力。它已成为宁夏“走出去”的一张金色文化名片,也让本地文艺工作者看到了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可能。

结语:红高粱,正红时

当刘京饰演的九儿在高粱地里昂首而立,当西部土地上的生命力通过国粹艺术震撼人心,京剧《红高粱》已超越了一部戏的范畴。它是一个群体的精神写照,是一方水土的文化觉醒,更是一个时代艺术追求的缩影。

从刘京个人的艺术突破,到剧院三代人的薪火相传,再到宁夏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新编现代京剧《红高粱》用一场又一场的演出证明:真正的艺术,永远扎根于人民,生长于土地,绽放于时代。它以文华奖为起点,正携着宁夏的深情与力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继续生长,继续红下去。(供稿:艺术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