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要闻

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公布 宁夏6家博物馆跻身国家等级博物馆行列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08.26

8月23日上午,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十届“博物馆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五批全国二、三级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加上此前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会场活动上公布的第五批全国一级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我区14家申报评估定级的博物馆中有6家博物馆通过定级评估,通过率为42.8%,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西夏陵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3家:彭阳县博物馆、隆德博物馆、中卫市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2家:西吉博物馆、同心县博物馆。

截至目前,全区国家等级博物馆数量达到15家,同比第四批数量增长36.4%,现有国家一级博物馆3家,国家二级博物馆6家,国家三级博物馆6家。国家等级博物馆数量占全区博物馆总数的20%。

下一步,自治区文物局将继续以博物馆定级评估为抓手,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博物馆发展品质,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策划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社会教育、公益鉴定、民俗体验、亲子研学等特色鲜明的活动服务社会。统筹推进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博物馆发展,加快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谱写“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新篇章。

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西夏陵博物馆。

西夏陵博物馆位于银川市西夏区110国道西夏陵陵区东侧,是展示西夏陵遗产价值、遗产保护历程以及西夏历史文化的遗址类博物馆,2019年6月12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19年西夏博物馆基本陈列《西夏历史文化展》荣获中国100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2024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西夏陵博物馆整体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收藏西夏文物共计16类,共8700件/组。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设基本陈列两个,一层为西夏历史文化展,二层是西夏陵世界遗产专题展。展览共计展出各类西夏精品文物共计1500余件,通过图文展板、多媒体展示、数控沙盘等多种手段,展示了西夏历史概况、西夏陵遗产价值、考古学文化内涵、遗产保护管理历程以及西夏文明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形成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新增国家二级博物馆3家:彭阳县博物馆、隆德博物馆、中卫市博物馆。

彭阳县博物馆位于县城以北悦龙新区,于2017年11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建筑面积11000m2,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览、研究等为一体的县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6757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0件、二级和三级文物954件,除宁夏博物馆、固原博物馆外,建筑面积和馆藏文物数量位居全区第三。建筑整体呈“回”字型布局,设“茹水遗珍——彭阳古代文物陈列展”、“红色记忆——彭阳近现代史迹展”、“今我彭阳展”、“彭阳规划展”、“临时展厅”、“观众互动厅”6个展厅和学术报告厅

隆德博物馆位于隆德县文化街西侧,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30平方米,展厅面积5230平方米,公共用房1700平方米,是集展陈、收藏、研究、交流和教育于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900余套33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73套104件,三级文物399套662件。

展览主题为“丝路六盘 千年隆德”,展陈分 “序厅”“远古时期”“文明序曲”“华戎交响”“丝路初开”“冰火之歌”“蕃汉争雄”“边城要寨”“流风遗韵”“幸福家园”临时展厅和公众体验厅。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隆德历史发展轨迹,突出隆德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性。

中卫市博物馆位于沙坡头区应理南街五馆一中心,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中卫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国有博物馆,收藏各历史时期的古生物化石、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字画等各类文物和古钱币共计6000多件套。其中有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42件,三级文物231件。

博物馆建筑面积5159平方米,为两层框架结构,陈列展览及公共服务面积3600多平方米,共设置六个展区,包括历史文物陈列厅“文明历程”,民俗展厅“河漠风情”,红色展厅“红色新生”,岩画专题展厅、长城丝路专题展厅和文化交流展厅。中卫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宁夏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卫市博物馆联盟组织单位,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

新增国家三级博物馆2家:西吉博物馆、同心县博物馆。

西吉博物馆成立于1996年9月,是一座综合性的地方历史展馆,建筑面积5111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3950平方米,一层为序厅,视听室、临展区、民用大飞机航空发展史展;二层为“葫芦河轶事”西吉县地方历史展;三层为“古泉集萃”中国历代钱币展。馆藏文物4087件/套,其中馆藏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27件,三级文物531件。现为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西吉博物馆馆藏文物先后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博物馆、宁夏博物馆、宁夏大学、日本、马来西亚、克罗地亚、香港等国内外巡回展出,以及丝绸之路专题全国九省巡回展

同心县博物馆于2016年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是同心县第一个综合性博物馆。馆舍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980平方米,设置小城春秋、红星照耀、化石王国、古塔遗珍、古钱币展等5个常设展览。馆藏文物1328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件,二、三级文物124件,王团倒墩子汉代匈奴墓葬出土的"骑士捉俘纹"等透雕青铜牌饰举世闻名,曾多次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展出,并远赴日本、意大利等国展览。

同心县博物馆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高质量完成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工程,配备多人同屏交互触摸展示幕墙、360度3D全息投影展柜、互动绘画展示器等各类数字化设备,博物馆互动性和体验性进一步增强,综合展陈水平大幅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