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xlvzxwrk.png

首页 > 信息发布 >> 文旅要闻

人民巷头条丨一座煤炭小镇的“万里归途”


发布时间:2022-10-14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字体【, ,

5亿、10亿、12亿······一部讲述撤侨的电影《万里归途》连续14天获得票房日冠,成了院线热门。但鲜有人知道,电影诸多场景的取景地,不在国外,而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的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

从1958年起,为满足酒泉钢铁公司对炼焦煤的需求,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石炭井矿区。回顾过往,石炭井从青青山麓变为矿区,从矿区又回归绿色,走出一条沧桑发展六十余年的“万里归途”。

石炭井,是贺兰山里一个以煤炭采掘业为主的工矿区,建国以来,这里曾因出产“太西煤”而享誉国内外,主导了宁夏经济的半壁江山。2000年以后,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贺兰山生态保护的开展,煤炭生产停止,数十万人搬离矿区,陷入沉寂。但如今,这里保存完好、充满时代感的环境、建筑、矿山等却吸引了众多剧组的目光,成为《绿皮小火车》《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突击》等30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

电影《万里归途》剧照。

深山采煤 石炭井里矿声隆

石炭井辖区面积3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素有贺兰山“百里矿区”之称。最辉煌时曾居住着十多万人(1986年),医院、商场、学校、餐馆、影院、澡堂、菜市场等一应俱全。

如果走进石炭井,从石炭井矿务局中学旧址、矿务局职工医院旧址、矿务局职工俱乐部、八号泉水泥厂、红光市场、“贺兰雄鹰”纪念碑等公共设施,依然能看到往日的热闹情景。“那个时候大街上人潮汹涌,上下班的矿工们、上学放学的学生、喇叭裤爆炸头的青年,热闹非凡……”谈起曾经的石炭井,曾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张道海回忆。


石炭井国营理发店旧址。

彼时,这个10多万人口的繁华小镇,医院、商场、学校、餐馆、影院、澡堂、菜市场等一应俱全,工人们收入高,外地人居多,他们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商品带回来,录音机、电视机、喇叭裤等都在这里兴起,一度引领着宁夏的时尚潮流,那时的石炭井有“小上海”之称。

然而,煤炭产业的发达,却给贺兰山腹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

随着大量企业涌入,从此贺兰山响起了隆隆的采矿声。一时间,私挖滥采、无序排弃渣石等现象屡见不鲜,令本就脆弱的贺兰山生态日益恶化。

“遍地都是洗煤厂,黑色的废水在沟里流淌,土地被染得漆黑。私人矿场把整座山削掉,又挖出一个个采石的大坑,形成百米深的沟壑。”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露天生产副总经理任炳华回忆。作为当时石炭井、汝箕沟地区的居民,任炳华对当年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时山里的马鹿、岩羊也再看不到踪影,‘黑山,黑灰,黑民居’,成了当地人传唱的顺口溜。”

乱采之下,仅贺兰山中有约34480万立方米弃渣石被无序排放,形成了741.1公顷的排渣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开膛破肚式地采掘矿产资源,让山体满山疮痍。

至21世纪90年代中后期,石炭井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于200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区,将其原行政区划归大武口区管辖,更名为石炭井街道办事处。

2017年,随着环保督察的进行,宁夏开始大力整治贺兰山的生态环境。贺兰山里的汝箕沟、石炭井、王泉沟、正义关等矿区关闭了所有的露天煤矿,83处矿业权全部退出,山脚下煤炭集中加工区的561家“散乱污”企业也被关停取缔。在这期间,石炭井常住人口随之急剧减少,如今只剩几百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渐渐远去。



春天,石炭井沟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区青山披绿。

壮士断腕 生态保护青山复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废弃的矿产采空区,短短4年,我们见证了这方土地的巨变。”聊起这座宁夏“父亲山”,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贺兰山林场场长温鹏天不禁感慨。“这几年登上渣土堆,能看到修复区的土堆上早已长出芨芨草。房屋开裂、道路下沉、地下水淤积、生态环境恶化,曾经的老大难问题都在被慢慢解决。”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崔奇鹏介绍,4年来,宁夏先后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100亿元,治理修复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完成了贺兰山东麓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的治理,实现了保护区再无矿山开采活动、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再无野蛮露天开采矿山。

作为贺兰山环境整治重点区域,石嘴山市开展绿化贺兰山攻坚战,推动生态修复提档升级。“山下的桃树是我们前些年种的,桃花盛开时层层叠叠,今年我们又来到山坡上,打算让这煤渣山也披上绿装。”宁夏石嘴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师学峰这些年来,年年要贺兰山上种下桃树。


在贺兰山石炭井沟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区,石嘴山市各单位干部职工共同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围绕贺兰山石炭井沟8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区,石嘴山市组织百余家单位启动了‘贺兰山分片包植增绿’活动,一年可植树1.2万亩。”石嘴山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吴韶山说,从矿区关停整治,到内外一体化生态修复,再到治理成果系统提升,贺兰山如今正在披上绿装。

生态改善,如今,贺兰山从“卖煤炭”成了“卖环境”。“生态旅游+工业影视拍摄基地”,就是石炭井矿区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子。目前石炭井矿区已经完成了部分街区改造升级,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就是最新的建设成果。




石炭井旅游号绿皮小火车。

工业旅游 归途之后踏征途

每天早上七点三十五分,7524次列车从银川出发,开往汝箕沟。这列小火车,叫“石炭井旅游号”。一路上,它串联起大磴沟、白芨沟、汝箕沟等曾经的煤炭小镇。3小时52分钟的车程,乘客深入贺兰山腹地,也逐渐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7年开始,石嘴山市走上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之路,而石炭井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些老房子被修缮,老街巷也被保护起来。“目前,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以矿区‘披绿’、文旅‘掘金’为新目标,加快推进石炭井工业文旅小镇建设。”石炭井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留存丰富的工业遗迹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我们发展旅游的独特优势。”

而事实上,《万里归途》剧组走遍全国,从海南、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多次勘景,最终定在石炭井也并非偶然。首先,石炭井地区的地貌综合性最强,这里内蒙古交界的地区有大片沙漠戈壁滩。其次,以前许多废弃矿厂还没有拆掉,石炭井矿务局中学旧址、八号泉水泥厂、红光市场等公共设施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留存有丰富的工业遗迹。最终,剧组决定在石炭井搭建赛布拉塔城,开启了在这座小镇拍大片的序幕。


电影《万里归途》大部分取景于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

有了影视拍摄的运营经验,石嘴山大力推动文旅融合推进影视产业化发展,石炭井,也正踏上新的征途。“未来,我们将聚焦统筹内宣外宣一体推进、探索建立石炭井电影小镇管委会、培育本土影视人才等重点,持续探索影视发展路径,加大招商引资,推动石炭井影视小镇建设再上新台阶,打造宁夏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小镇。”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委宣传部部长谢宁说。

除此之外,石嘴山市还依托影视剧拍摄实景,举办贺兰山石炭井大峡谷越野拉力赛、石炭井桃花渡景观游、千人徒步穿越贺兰山等大型活动,与文旅公司共同开发经营管理,充分释放这个曾经煤炭小镇的资源红利。谢宁表示,将计划将石炭井生态工业文旅小镇与大武口洗煤厂、绿皮小火车等项目串联,构建“两点一线三片区”的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石炭井这个煤炭小镇,六十余年间,走过了自己沧桑变化的“万里归途”。辉煌过后虽短暂沉寂,但工业旅游的发展,却又使回忆“复活”,给老工业基地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而归途之后,又是征途,在未来如何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走得稳、走得远、走得顺,石炭井,正在新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图片来源:石嘴山市委宣传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联系方式:0951 — 6025326(厅办公室)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