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文旅要闻

乡村旅游:让文化走向“远方”


发布时间:2020-07-13    来源:宁夏日报
字体【, ,

“因为疫情的关系,也是因为当下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选择到乡村去,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旅游的首选。”宁夏国旅负责人徐晖说。

前不久,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响应市场需求,发布28条周末游宁夏乡村旅游线路,从贺兰山到六盘山、从宁夏的最北头到最南面,从沙漠到山区,基本上宁夏人及周边人想看到的宁夏乡村观光旅游线路,全部集纳其中,这些线路也是目前宁夏各家旅行社的主营业务。

“把大家带到有文化底蕴的乡村去,体验和城市不一样的生活,我们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工作起来也非常有动力。”宁夏文化国旅副总经理高红梅介绍。

打开宁夏人的朋友圈,两个“网红村”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银川贺兰县四十里店村的稻渔空间,一个是西吉县龙王坝村。一南一北,两处特色迥异、风光不同的村庄,却因为某种相似的特质,而被更多人所追捧,成为网红打卡地。

人们热爱乡村,是因为乡村里有我们向往的生活。如今的乡村游,已然脱去了最初乡村观光的“土气”,悄然实现了消费的升级。随着类似稻渔空间、龙王坝的新乡村游崛起,一个注重文化内涵、旅游体验的的乡村游时代悄然来到。

两个网红村的样本意义

微风拂面带来阵阵稻香,多彩稻田组成的巨大稻田画尽收眼底,水田里鱼虾悠闲地游着……这就是贺兰县四十里店村稻渔空间带给人们最初印象,一派“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优美映像。

显然留住人们的还不止于这些。美食餐饮、特色民宿、渔事体验、休闲垂钓和科普教育等旅游业态充分融合,把游客的假期生活填充的生动鲜活、丰富充实。每逢周末,周边市民到园区从事农耕体验、作物收获、垂钓、特色餐饮等活动。吃农家饭,种农家田,抬眼望去,一片塞上江南的田园画卷正缓缓展开,令人流连忘返。

“这个地方是来了一次还想再来的地方,每次来都会有收获的地方。”已经第三次带着孩子到这里度周末的王琪说,开始是朋友圈的介绍和惊艳的图片打动了他,后来便是“内心的牵引”,让一家人欲罢不能,来了再来。

无独有偶,远在西吉县的龙王坝吸引着另一家人。去年的春节,在朋友推荐下,家在银川的周一兵一家来到西吉龙王坝过了一个别具特色的中国年。一排排依山而建的窑洞宾馆开门迎客;一道道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引人垂涎;觉得闷了可以去冰天雪地里撒个欢儿,或者是守着火炉欣赏民俗表演。龙王坝的新年,有滋又有味。往年,周一兵家大都是到外地旅游过年,留在本地也是一家接着一家吃饭串门,喝酒宴饮。既觉得累,也慢慢感觉无趣。而龙王坝的这个年,带给了全家人完全不同的体验,一家人一致点赞。

农家乐、乡村游很多,龙王坝的村庄还是让周一兵感觉到了不同。“这个地方值得再来!”周一兵和妻子很快决定,暑假在这里预定一周,让孩子在漫山遍野“野跑”几圈,感受一下上上一辈的童年生活。

是什么让王琦、周一兵决定“来了再来”?高红梅认为,让游客停留下来,品了又品的是根植于当地文化传统的重塑和再现。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真正的乡村。

从“旅游”向“旅居”的过渡

稻渔空间最吸引城市游客的地方,就是再现了一个梦境般的塞上江南。

传说中的塞上江南原来是这样的。“稻渔空间”通过综合种养模式,使水稻、鱼、鸭、螃蟹、田螺、泥鳅等和谐共生,鱼、鸭、蟹、泥鳅每天在稻田里不停地游动。渔光水色间,稻田还能绘制出美丽的图画。这是集中提纯了的乡村风光,也是当地农民的现实生活。游客到这里不仅能够收获美食餐饮、特色民宿、渔事体验、休闲垂钓和科普教育等,也能真实感受真正的乡村生活,甚至与村里农民一起体验劳作。

西吉龙王坝则是在原有村落和民居的基础上打造。当地人过去有住窑洞的习惯,就依山而建了窑洞宾馆。村里民居略作改善,也可以接待游客,但也不打扰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旅游和农耕两不相扰,又相得益彰。

土豆是当地的特色。龙王坝的带头人焦建鹏找人研究推出土豆宴,小小土豆翻出百种花样,还别出心裁地研发出土豆长寿面。颇具技术性的活儿,考验的是手法、刀工和定力。取材寻常和质朴,却因为被赋予了特别的工艺和情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所说,越是朴素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最真的情感,也最打动人心。

人们的“消费升级”仍在继续,需求已经从“旅游”向“旅居”过渡、从传统向精致过渡、从体验猎奇向生活方式过渡。消费趋势也开始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再向文化消费转型。

到乡村去,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已经成为游客对旅游体验的一种向往。

乡村,提供向往的生活

“过去村里人喜欢往城里跑,这几年农村越来越美,城里人喜欢到村里来。”贺兰四十里店村一位村民说出了近年来乡村游兴盛的根本原因。

放眼宁夏,不少地方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激活乡村游,为乡村游不断注入新元素、新活力。如,固原市彭阳县梯田山花、隆德的老巷子、泾源的冶家村、吴忠市利通区牛家坊村等一批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型村居。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通过建设蔬菜水果种植采摘基地等手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特色村庄。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所在。

望山看水忆乡愁。城市人纷纷到乡村寻找更具情感记忆的自然空间、人文空间、时尚空间、生活空间。构建一个柔和、舒适、自然、温情、富含底蕴的宜居社区,使美丽乡村成为新的诗和远方。城市有永远散不开的乡愁,乡村便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银川市西夏区芦花小镇“万亩稻渔”示范项目。

一位游客在平罗县高仁乡西瓜采摘园内拍照留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