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文旅要闻

“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亮相国博


发布时间:2019-04-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体【, ,

(记者翟群)今年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了关于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4月10日,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历经12年回归之路,终于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

4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以及相关部委、部分驻华使馆代表出席展览开幕式。

雒树刚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此次文物返还是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中历时最长的案例,也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回归,根源于中意两国人民对人类文化遗产始终不渝的热爱,得益于中意两国久久为功的双边机制建设,既书写了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浓墨重彩的华章,更树立了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里程碑。中国和意大利同为世界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强国,这批文物艺术品见证了中意两国人民间深厚的历史友谊,也预示着中意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美好明天。我们愿与各国携手同行,共同守护传承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不懈致力于促进国与国的文明对话、民与民的息息相通,为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明天作出新的贡献。

谢国谊表示,中意两国同为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所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中分列前两位。中意两国文化合作源远流长,此次两国全心全意的合作促成这批中国文物重回祖国怀抱,树立了国际合作打击文物走私、促进文物返还的典范,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经验。

据介绍,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的12年中,中意两国政府共同秉持保护文物的决心,克服文物数量众多、跨国取证困难、诉讼程序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坚持通过司法、外交等途径开展合作,最终携手促成这段文物回归佳话。

马家窑文化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绿釉陶床……展览展出的700多件文物时间跨度长、分布地域广、种类丰富多样、保存状况好,经鉴定,主要源自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