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坐唱第一人徐明智
日前,央视热播电视剧《灵与肉》引起强烈反响,其中饰演郭谝子的演员尚铁龙在荧屏上唱的宁夏小曲也令人印象深刻。宁夏小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传,作为传承人,曾任宁夏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宁夏文联副主席、银川艺术剧院艺术总监的国家一级演员徐明智和他的儿子徐晨也参与了《灵与肉》中所有宁夏小曲唱段的创作和演唱指导。
说起宁夏曲艺,不得不提宁夏坐唱,这就是徐明智在宁夏小曲的收集中整理创新而来的,不仅在宁夏一枝独秀,更在全国争夺了一席之地。
成为宁夏坐唱第一人
宁夏小曲是流行于银川、永宁、贺兰、中宁、同心、平罗、惠农等地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据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张爽所著《宁夏曲艺简史》一书中,宁夏小曲形成年代不详,但如果追溯,宁夏小曲的历史至今也走过了至少三百年。解放后,宁夏曲艺从街头卖唱逐渐走向舞台,银川郊区塔桥村的张玉贵、永宁县胜利乡的夏花花都是解放后宁夏小曲的代表艺人。
徐明智介绍,大约在1974年左右,他开始自发收集宁夏小曲。当时同样在收集整理宁夏小曲的还有宁夏文化馆的王仰甫和赵玉库两位老师。
“王仰甫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找艺人录一些唱段,有几个艺人,录一两次就过世了。后来我们就说,‘这哪是录曲,是录命去了。’说归说,但当时就是这个情况,老艺人越来越少。”徐明智说,“我再没听过第二个人唱《兰花花》像夏花花那样打动人,他们离世真是很大的损失。”
受到这些老艺人的影响,徐明智更坚定要把宁夏小曲传承下去。经过挖掘整理,规范创新后创始了“宁夏坐唱”这一曲种,并在1978年创作了第一个宁夏坐唱曲目《年轻的老汉》,获得自治区第一届文艺评奖一等奖。徐明智就是这样通过创新,让宁夏小曲有了新的生命力。
在中国曲艺界争得一席之地
过去艺人身边有把乐器就能唱一段宁夏小曲,徐明智在宁夏坐唱中对表演的形式重新规范。“主唱用三弦,搭档用简板和渔鼓。但我们的简板不一样,上面镶着一对撞铃,因为当年夏花花就用撞铃唱的。”徐明智说。
宁夏坐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独具乡音的声调,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接地气的内容。1982年徐明智调到了曲艺队,在创作上更是不断创新,多年来坚持自编自演宁夏坐唱70余篇。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徐明智又尝试加入了舞蹈、西北花儿及现代音乐等元素。整个舞台更热闹了。
2004年由徐明智创作,并与渠爱君主演的宁夏坐唱《塞上古城看新貌》入选参加了中国文联、国家民委、中国曲协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获得节目一等奖。2006年,徐明智与渠爱君搭档演唱的宁夏坐唱《鱼奶奶回家来》,获得了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此后徐明智的其他作品在全国屡屡获奖,宁夏坐唱也在中国曲艺界争得了一席之地。
退休后仍致力于推广宁夏坐唱
为了让宁夏坐唱传承下去,徐明智培养了自己的儿子徐晨成为传承人。此外银川文化艺术馆此前专门开设了宁夏小曲传习所,作为宁夏小曲和宁夏坐唱传承培训的地方,这对于喜欢宁夏曲艺的爱好者来说是件好事,对于其推广发扬更是好事。
最近暑假期间,银川市文化艺术馆各项培训班都开班了,宁夏小曲传习所也时不时传来亲切的乡音,参加培训的爱好者从小到老,覆盖各个年龄层。“退休这些年演的不多了,主要就是推广宁夏坐唱和宁夏小曲,算是发挥自己的余热吧。”徐明智说。(记者 李尚)
稿件来源:银川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