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把选聘关。红寺堡区制定下发了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建立“区聘、乡管、村用”制度,规范了选聘范围、选聘条件、选聘程序以及工作要求,明确了选聘工作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聘期为一年。按照“突出业务技能、兼顾知识结构”的要求,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或文化专长的常住本村村民中选聘协管员,特别注重选聘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今年对选定的64名村文化协管员进行上岗培训,并颁发了聘任书。
二是严把考核关。根据村级文化协管员主要职责,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考评细则,年终从德、能、勤、绩等方面,按照不同指标开展量化考核,避免“政府拿钱养人、人浮于事”的问题。
三是严把管理关。制定村级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建立信息资料库,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跟踪管理,掌握每位文化协管员的工作表现,及时对空缺的岗位进行调整补充,使队伍既保持数量稳定、又充满活力。聘期一年后,根据表现,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责任心强的继续聘用,对考核末尾的重新选聘。(来源:吴忠市红寺堡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