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文旅要闻

固原小伙坚守传统建筑雕塑


发布时间:2017-08-01    来源: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别志义的雕塑作品。剡文鑫摄影

传统花纹建筑雕塑。  

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建筑雕塑越来越小。今年38岁的固原汉子别志义,却凭借过人天赋和精湛的技艺,留住传统砖雕手艺并加以创新,在传统建筑雕塑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砖窑捏鸽

别志义家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别庄村,小时候就喜欢捣弄泥土,捏泥人、鸽子、小马驹。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雕塑知识,但他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小动物总能捏得像模像样。上学期间,别志义对美术更是情有独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回家后就用泥土实践。每逢节假日,别志义就去家附近的砖窑打工,跟着泥塑匠人学习捏鸽子、龙、狮子,学习制作瓦当、滴水等建筑用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农村建房,普遍用鸽子雕塑美化房脊,别志义捏制的鸽子栩栩如生,深受当地村民喜爱。“见我捏的鸽子畅销,砖窑老板不让我干其他活,让我专门负责捏鸽子。”别志义说,在砖窑捏鸽子打工,让他充满了成就感,增强了对雕塑的兴趣。于是,他边上学边学雕塑,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至高中毕业。

访师学艺

高考时,别志义未能如愿考上心目中的美院,落榜后回家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一度让别志义迷茫。“我还年轻,不能这样碌碌无为地活下去。”忙完农活后,别志义坐在院子的树荫下,开始思考人生。他决定从自己喜欢的雕塑入手,外出访师学艺,他最先来到雕塑比较兴盛的南方。

在广东、福建等地雕塑厂,别志义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为了尽快掌握雕塑技艺,他白天在厂子里干活,晚上抱着雕塑挑灯临摹,从雕塑上揣摩雕刻手法、用刀技巧,经常熬夜到凌晨四五点。这种刻苦学习的劲头,感动了雕塑厂的老艺人,他们为别志义讲授雕塑技艺,传授雕刻技巧。在老艺人指点下,他的雕刻技艺突飞猛进,用了两年时间,系统学习传统雕塑知识,熟练掌握了传统雕塑技艺。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传统雕塑技艺,别志义又前往北京、西安等地,一处处寻访古建筑,从中寻找灵感,吸取百家之长。经过多年走访学习,别志义对雕塑理解越来越深。行走大江南北,也让别志义对传统雕塑有了深刻感受。“不论到哪里,现代建筑大行其道,传统建筑雕塑运用越来越少。”别志义说,传统建筑雕塑作为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扬光大。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传统建筑雕塑传承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这个重任。

传承创新

走进别志义家,门前左右是两个水泥狮子,造型憨态可掬;门头上镶嵌的雕塑精美绝伦;门墙左右两边各有一副“门神”雕塑,造型逼真传神。进入院子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面墙壁上的一副大型莲花出水浮雕,莲叶纹路清晰可辨,花朵含苞待放。“这些都是用水泥雕塑传承而成,属于传统雕塑一种。”别志义说,相比传统砖雕技艺,水泥雕塑工艺更加繁琐,但用途更加广泛,且可批量生产。

“传统砖雕艺术主要有两种,一种先在泥胚上雕刻后烧制,还有一种砖雕是先烧砖后雕刻。”别志义说,不论哪一种砖雕,都离不开艺人雕刻。两种雕刻各有所长,尤其先雕刻后烧制的方法是时下建筑雕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由于泥土柔软可塑性强,更能充分展示花草、动物、人物等雕刻造型细节,水泥雕塑就是从这种技艺中衍变而来。

“大型浮雕,用砖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一块砖一块砖拼接,细节处理上缺乏连续性。”别志义说,雕塑材料采用水泥后,既继承了传统砖雕技艺,又弥补砖雕缺陷。别志义介绍,室外用大型传统浮雕,主要有石材、树脂等,水泥浮雕相比树脂更加耐用,相比石材价格更加便宜。

为了推广传统建筑雕塑,别志义将传统雕塑和现代建材相结合,创造出水泥传统雕塑技艺。

打破局限

“传统建筑所用的砖雕,全部是人工一刀一刀雕刻而成,整体浑然天成,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别志义拿起相册,指着从全国各地搜集而来的古建筑照片介绍。相对现代建筑普遍使用的电脑雕塑,他更喜欢手工雕刻。

“雕塑中的细节处理,错落有致的图案层次分配,是机雕无法完成的。”别志义说,虽然传统砖雕更有艺术感,但机雕作为一种快餐式雕塑,可批量生产,相比手工砖雕,在现代建筑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

为此,他采用水泥材料,制作传统雕塑,解决了传统砖雕推广使用局限。以水泥狮子为例,别志义采用砖雕技艺,先在泥胚上雕刻塑型,然后用石膏和玻璃胶翻模,再用速干水泥分块倒模,最后拼接、上漆、打磨,最终的雕塑可与大理石雕塑媲美。“一次制模,可多次利用,而且图形样式更加丰富。”别志义介绍,水泥传统雕塑,既保留了传统砖雕精髓,又可满足现代建筑市场需要。(记者 剡文鑫 文/图)

稿件来源:新消息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