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5市30支队伍凤城掀狂欢
换一个角度,从高空看今年的社火表演。市民们在社火队经过的街道两侧观看表演,形成两道人墙。本报记者 季正 摄
“今年我是主角,我向大家问个好。”本报记者 高晓刚 摄
狮子在女引狮人的引逗下,做出腾、扑、跃等动作,一招一式表现得酣畅淋漓。本报记者 武晓瑜 摄
舞龙队举着龙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社火队的前面。 本报记者 武晓瑜 摄
赶毛驴是社火表演不可或缺的经典节目。 本报记者 武晓瑜 摄
青铜峡代表队的社火具有浓郁塞上江南特色。 本报记者 武晓瑜 摄
翘首期盼。本报记者 高晓刚 摄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日上午10时,“新春乐”第十三届全区社火大赛暨元宵节主场巡演活动在银川市人民广场启动,来自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和中卫市的30支优秀特色社火队轮番登场表演,在保留锣鼓、秧歌、舞龙、舞狮、旱船、高跷、高台、钱鞭、竹马、杂耍等民间特色技艺的同时,这次社火表演还融入现代元素。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扶老携幼,观看社火表演,人民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本次活动是我区春节期间开展的271项文化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由自治区文化厅、银川市政府主办,宁夏文化馆及各地市县区文化局承办。激昂的《威风锣鼓迎新春》拉开了展演序幕,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杂耍《扛社火》《欢庆秧歌》《黄羊钱鞭》传递着浓浓的年味。隆德县观庄乡阳洼村的《扛社火》已有100多年历史,阳洼村村支书蔡平生告诉记者,《扛社火》主要由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肩扛5至7岁的小孩,扮演成各种戏曲人物以行走方式表演。“这次共有12组人员表演《西游记》和《八仙拜寿》两部戏,希望银川的百姓喜欢。”青铜峡瞿靖镇的《龙飞凤舞闹新春》是在传统舞龙秧歌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南营武术融合在一起。隆德县的舞狮方阵一登场便以高难度的狮子连续滚绣球动作向市民拜年,数只栩栩如生的醒狮上下翻滚、扑跃奔腾;兴庆区、贺兰县、金凤区社火方阵都增添了生肖鸡元素,鸡宝宝方阵和趾高气昂的大公鸡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观众喝彩。
本次巡演路线原本确定为自银川市人民广场起,途经人民广场东路、宁安大街、黄河路、解放街、公园街,至银川市光明广场,并在自治区政府和光明广场作定点展演。但因当日在人民广场表演时群众热情太高,久久不愿离去,所以主办方临时决定,沿原路线巡演,取消光明广场定点展演环节。(记者 陈秀梅 赵锐 高晓刚)
稿件来源:新消息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