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文旅要闻

比一比,赛一赛,社火绝活亮出来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永宁县李俊镇许桥中心村社火秧歌队的高跷表演是此次大赛的亮点。

艄公划旱船。

自黑就是一个目的:逗乐观众。

锣鼓声声迎新春。2月8日,已经70岁的李新华跟着永宁县李俊镇许桥中心村社火队来参加银川市狮王鼓王争霸赛,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社火表演比赛。比赛现场,李新华身穿粉色衣服,擦粉扎辫男扮女妆,表演的媒婆身手灵活、表情丰富,引来观众的阵阵笑声。“我从小就爱好这个,但是没机会参与,只有很小的时候在村里扭过秧歌,这么多年来再没机会参加过此类演出。”李新华一边擦汗一边告诉记者,他今年主动报名参加社火表演。“在整个队伍里,跑旱船的、跑驴船的和演媒婆的是最难的,一般都是女性演,我是其中唯一一个男扮女妆的。演的媒婆角色之前换了5个人都不行,只有我不顾形象演出了媒婆那种感觉,最后才被指导老师选中。”

据了解,永宁县李俊镇许桥中心村社火队本次参加演出的200名演员,全部是村里的村民,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8岁。该村村支书许建华说,他们专门聘请永宁县专业老师指导,演员们从去年12月17号开始组织排练,春节期间都没休息。

西夏区玫瑰园社区社火队里,身穿绿色服装头戴红花的秧歌队的大姐们,当天闪亮登场。在这支队伍里,有11位平均年龄50岁的大姐,是平日里广场舞比赛的“种子选手”。朔方街玫瑰园社区主任郭红梅说:“听说要参加银川市的社火比赛,大姐们踊跃报名参加。在平常广场舞训练的基础上,大家在下班时间集中训练了三天,就来参赛了。”47岁的曹春香是一名服务行业的工作者,为了把这次大赛演好,她通过倒班、加班,挤出时间,和其他姐妹集中训练,直到秧歌队队形整齐、步调一致。本报记者周昕 武晓瑜 文/图

稿件来源:新消息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