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位代表: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6年民生计划执行情况和2017年民生实事(草案)提请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民生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自治区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指示要求,坚持富民为先、民生为重,把民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尽心解决、尽责落实,按时完成了2016年民生计划目标任务。
(一)促进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8.01万人,组织创业能力培训1.39万人,购买公益性岗位7097个,招募 “三支一扶”大学生3000名,帮助8077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500人,促进了社会创业就业。
(二)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为306所农村学校(点)接入宽带网络,为85所农村学校(点)配备卫星教育资源设备并已投入使用,改善了63所农村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改造了30个农村学校体育运动场,逐步缩小了校际教育差距。
(三)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西海固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区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26万名学生,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共下达补助资金2.59亿元、教师陪餐补助资金1119万元,切实改善了学生营养状况。
(四)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乡镇幼儿园20所,“入园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94%。
(五)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将全区符合条件的2016年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2.28万人全部纳入免除学杂费政策范围;全年资助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阶段学生20.6万人,发放救助资金4.34亿元,进一步保障了教育公平。
(六)强化妇女儿童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为农村孕产妇提供住院分娩5.49万名,免费筛查新生儿4种遗传代谢性疾病9.39万名、新生儿听力9.2万名、南部山区新生儿48种遗传代谢性疾病1.5万名,免费为5.77万名南部山区适龄儿童发放营养包。
(七)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为自治区和五市妇幼保健院配置进口高端四维彩色B超,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预防出生缺陷发生。
(八)实施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试点项目。对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共检测2127例,发现阳性患儿86例,有效诊疗、预防和减少了新生儿听力残疾的发生。
(九)定向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410名,落实到岗2016年实际毕业的大专村医962名,进一步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十)改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为3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购买了业务用房,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一)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低收入高龄老人津贴。从2016年4月1日起,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提高到440元,农村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3150元;80岁以上城市低收入老人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450元,农村老人由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70元,90岁以上城乡老人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500元。
(十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印发了《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宁人社发〔2016〕114号),全区44.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调增176元,并已发放到位。
(十三)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印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管理的意见》(宁政发〔2016〕101号),建立覆盖全区的统一参保征缴、统一待遇标准、统一基金管理、统一经办服务、统一协议管理、统一信息系统的职工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制度。
(十四)加大困难弱势群体救助力度。为全区符合政策条件的11万名重度残疾人按月发放护理补贴资金7040.1万元,实现了应助尽助;为117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贫困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1.075万件;扶持建成自治区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6个、社区残疾人康复站60个、残疾人爱心书屋46个。
(十五)扶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对全区女方年龄40周岁以上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特别扶助条件、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或死亡的城乡夫妻,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800元,并为全区符合条件的2526名城乡夫妻兑现扶助金2109.12万元;为符合条件的7户失独家庭,每户兑现一次性抚慰金2万元。
(十六)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建成敬老院25所、老年活动中心25所,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新建、改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7所,新增养老床位9141张,进一步推进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十七)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全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80公里,完成5座危桥改造和6项道路安保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农村路网结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十八)实施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危窑危房3.18万户,进一步解决了农村低收入困难家庭居住安全问题。
(十九)实施农村阳光沐浴工程。为20万户农户每户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二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1.39亿元,巩固提升38处农村饮水工程,使26.41万群众受益;建成了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和连通工程西吉县、彭阳县、原州区、海原县4个县区主体工程,2016年10月8日举行了通水仪式,保障了110万城乡群众饮水安全。
(二十一)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全力推进整村扶贫开发,249个贫困村完成投资60.6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65%;完成“双到”扶贫资金1.479亿元,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促进增收;投资8500万元,完成230个贫困村和32个生态移民村A类互助社增资扩量工作,扩大了互助资金受益面;完成贫困人口技能和产业培训8.55万人。
(二十二)支持固原地区城乡客运发展。自治区财政补助建设资金4700万元,支持固原地区城乡客运发展;固原市购置新能源公交车30辆;西吉县采购气电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20辆;泾源县完成智慧交通指挥中心主体工程,安装站亭62个,完成智慧交通项目、公交调度中心地上停车场、泾河源镇生态停车场建设,开通公交线路5条;隆德县开通县城公交线路18条,采购新能源公交车24辆;彭阳县新开公交线路1条,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7辆,扩建公交站点8个。
(二十三)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支持各市、县(区)整治改造老旧小区550万平方米,进一步强化了物业规范化管理,有效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
(二十四)加大城乡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新建、改扩建(购买)城市社区服务站22个,农村社区服务站157个,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
(二十五)实施“菜篮子”惠民工程。15个“菜篮子”连锁超市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方便了市民消费。
(二十六)实施千村电商提升工程。以农民代购代销、电子商务创业和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为核心,新建或改造提升农村电商服务网点400个,农村电商发展势头突飞猛进。
(二十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8个标准化乡镇文化站,扶持50个村示范文化室、60个优秀文艺团队、40个文化大院,组织送戏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工地演出1876场,组织广场文化演出1752场;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服务群众100万人次以上;放映农村电影4.29万场,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十八)推进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在健身人群相对集中的公园等地建成健身步道20公里,在符合条件的市、县(区)建成多功能运动场18个,方便了群众健身。
(二十九)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缔关停无证经营食堂15个、学校周边无证经营户18户,查处取缔非法流动摊贩46户,实施餐饮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动态评定率达98%;开展食品抽检3535批次,创建命名了5个食品安全先进县(区)、25个先进乡镇(街道)和725个示范单位(店),进一步保障了食品安全。
(三十)开展法律援助免费服务活动。全年免费办理法律援助诉讼案件7009件,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疑难复杂、重特大矛盾纠纷7162件,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覆盖面,避免和挽回了受援人经济损失。
需要报告的是,2016年民生计划中,10万名贫困人口技能和产业培训,考虑到农忙时节因素,均安排在农民冬闲期间开展,截至目前已完成8.55万人,占计划的85.5%,剩余任务将在2017年2月底前全面完成。扶持5万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双到”资金完成1.47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5亿元的98.6%,主要原因是农垦集团太阳梁移民安置区203万元“双到”资金,因移民于2016年12月移交中宁县,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待项目验收后及时兑付。
一年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民生计划扎实推进,成效显著。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项目进展不够平衡,受审批、环评等因素影响,推进速度缓慢。二是一些办成的实事,尤其工程建设类实事投入使用后,缺乏后续的配套管理。三是个别实事为利用冬闲时间安排,需跨年度完成。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二、2017年民生实事草案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民生工作至关重要。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办公厅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精神和《2017年民生实事征集及草案编制方案》,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到建议民生实事417件,其中梳理上年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50件,部门(单位)推荐87件,市、县(区)推荐148件,网络推荐74件,来电来信推荐58件。
对征集到的民生实事,我们按照“群众盼望、普遍受益、财力可行、限期办结”的原则,聚焦扶贫、教育、卫生、环保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通过三次征求意见,四轮研究提炼,形成了2017年民生实事草案,并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就民生实事涉及项目、资金情况反复进行审查核实,确保件件有项目支撑,有资金保障。2017年民生实事可概括为“五个精准、五个切实”:
(一)整村推进精准扶贫。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分批实施,对35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确保其中300个贫困村2017年脱贫销号。
(二)培育产业精准扶贫。按照户均3000元标准,以“扶贫到户、责任到人”方式扶持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增强造血能力,提升收入水平,确保19.3万贫困群众2017年如期脱贫。
(三)易地搬迁精准扶贫。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万人住房建设任务,确保移民群众如期入住。
(四)发展教育精准扶贫。
1.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新建、改建或增设幼儿园220所,新增学位2.3万个,确保全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500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
2.免除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
(1)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对全区幼儿园在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户适龄儿童(含农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困难残疾儿童)免除保教费并补助伙食费。
(2)我区高校对招收的本区生源的农林、师范专业高职学生及其他专业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减免学费。
3.继续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新建或改扩建校舍18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55万平方米,配置教学设施设备、图书等230万台件套册。
(五)培训就业精准扶贫。
1.加大贫困人口技能培训。
(1)实施10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
(2)实施1.5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万人次创业培训。
(3)实施3.5万人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含固原市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1万名)。
2.扶持困难群众就业。政府购买7000个公益性岗位,其中3500个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六)切实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继续推进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完成2017年脱贫销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
2.持续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完成2017年300个脱贫销号村对外连接道路硬化。
3.加快实施农村“新四通”工程。实现自然村移动4G户户通覆盖率达95%、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户户通覆盖率达90%、20户以上自然村IPTV高清电视覆盖率达90%、行政村农村电商综合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50%。
4.继续实施农村阳光沐浴工程。为全区农村地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万台。
5.着力提升城市生活环境。支持各市、县(区)整治改造老旧小区住宅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
(七)切实提高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实现全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2)购买或新建3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
(3)为全区各级疾控中心、预防接种单位配备疫苗运输冷藏车、冷库、冷藏车温度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确保群众注射用疫苗运输和储存安全。
(4)为全区132家一般卫生院配齐CR、500MAX光机或DR等设备,实现全区乡镇远程会诊放射诊疗设备全覆盖。
2.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
(1)对全区农村“两癌”患病妇女每人给予1万元资金救助。
(2)为9个贫困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配备保障母婴安全、预防出生缺陷的保健设备。
(3)为9个贫困县(区)6月-24月龄儿童免费发放营养包。
(4)为3万名新生儿免费筛查48种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
3.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活动。在全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选择1000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含中医)、公共卫生医师、护理师、检验技师、影像技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派驻到全区15所县级公立医院(中医院)、212所乡镇卫生院、185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一年。
(八)切实增加基层公共文体服务供给。
1.加快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为606个贫困村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区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组织惠民文艺演出1600场,实现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开展广场群众文化演出1500场;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
(2)在农村放映电影4万场,确保全区每个行政村每月为群众放映电影不少于1场。
3.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多功能运动场18个、健身步道10公里、体育公园2个。
(九)切实增强社会保障兜底能力。
1.加大残疾人帮扶力度。
(1)建设规范化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室)60个;为全区10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2)为全区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1.5万件;为210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2.关爱农村留守人员。
(1)为全区2265个行政村各配备1名“三留守”关爱行动督导员,督导员工资由自治区财政负担,每人每年补助3600元。
(2)在全区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社区建设 “儿童之家”200个。
3.实现“扶贫保”全覆盖。为全区5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意外伤害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4.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将全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5元,带动群众收入提升。
(十)切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1.全面淘汰燃煤锅炉。
(1)各设区市和重点县(区)城市建成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燃煤锅炉2017年全部淘汰。
(2)建成区集中供热或供气管网覆盖不到区域,实施锅炉“煤改气”“煤改电”;对暂不能拆除的20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实施治理改造并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2.综合整治入黄排水沟。完成吴忠市南干沟、清水沟、中卫市第四排水沟、中宁县北河子沟4条重点入黄排水沟综合整治、沿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人工湿地建设,确保2017年年底前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水环境质量目标。
各位代表,民生计划已成为自治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制度和民心工程。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充分集中民智,倍加珍惜民力,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好各项民生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向全区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