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文旅要闻

大武口新民社区文化大院内年味儿正浓


发布时间:2017-01-27    来源: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春节临近,走进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新民社区文化大院,火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楼的绣房内,40多个绣娘穿针引线,上下翻飞,一幅幅刺绣作品逐渐成形;二楼的排练厅内,30多位大妈正在老师指导下排练秧歌,另一侧,在秦风古韵的伴乐声中,秦腔剧团酣唱正欢;三楼书画室内,业余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兴致正浓……

“新民社区有2000余户、1万余人,都是2012年从隆德县搬迁来的移民。”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党委书记倪萍介绍,隆德是宁夏的文化之乡,书法、社火、刺绣、秦腔等年俗文化倍受当地人热捧。虽然从山区搬迁到城市,移民的生活方式发展转变,但是文化传承不断档,今年自发组织了130多人的社火队伍,天天加紧排练,准备在春节期间秀一把。

“我自小就会刺绣,不过是绣绣鞋垫、虎头鞋一些小玩意。文化大院开办了刺绣培训班后,我来这里试试身手,现在已经能刺绣《报春图》《腊梅迎春》等大幅作品了。”移民杨维萍说,由于产品由专业公司包销包售,根本不为出货发愁。最近新春临近,绣花鞋垫、汽车挂珠等热销,平日里只有一二十个绣工,现在则有四五十个绣工。“不图养家糊口,就图自得其乐。”杨维萍说。

“在隆德山区时,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挂中堂、挂春联。遇到红白喜事,少不了笔墨上阵,由此产生了很多书画艺术爱好者。”

新民社区书画促进会会长赵正杰介绍,搬迁到川区后,有了书画工作室,很多书画爱好者相互切磋,过春节以文会友的气氛更浓了。现在拥有会员四五十人,每年都有上千幅书画作品在这里出炉,今年已经给社区居民义务写春联1000余幅。

“现在288平方米的排练厅根本不够用,早上传统秧歌队、下午叭喇鞭社火队、晚上社火队轮班排练,持续到晚上11点都散不了场。”新民社区社火队负责人张彩过告诉记者,社火队有扭秧歌、跑旱船、舞狮子、踩高跷等表演节目,准备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初九上街表演,争取在正月十六举行的星海镇社火大赛上一炮打响。

二胡拉起来,唢呐吹起来,扬琴弹起来……在悠扬的曲乐声中,社区文化专干齐淑梅登场,开腔就是秦腔《窦娥冤》选段,嗓音洪亮,有腔有调,有招有式,博得群众一片叫好声。“今年政府给社区下拨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购置音响、乐器、道具,吸引了七八十人参加秦腔剧团。”齐淑梅说,秦腔剧团今年正月将在社区戏曲大舞台上连唱一周。

新民社区文化大院内“刺绣天天练,书画周周见,演出月月新,秦腔季季唱,社火年年旺”的标语,昭示着进入城市的隆德移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信。临走时,“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脸愁,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秦腔《断桥》选段的唱词再次在齐淑梅口中传唱而出,飘出窗外,古典而隽永,在耳畔回响。(记者 张国礼 周宏 蒲利宏)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