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工作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对全区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督查


发布时间:2019-04-28    来源: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近日,按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安排部署,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成督查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赴五市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保护计划实施、保护传承现状、传承基地开展、传承人工作室建设及运行、非遗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督查。

银川市推进非遗进商圈,石嘴山市推进非遗进景区,吴忠市推进非遗进校园,固原市推进非遗加扶贫,中卫市推进非遗进景区都做了生动实践和尝试。在石嘴山督查点,督查小组查看华夏奇石山折红旭剪纸工作室、大武口区陶瑞珍葫芦刻画基地、平罗县杨达吾德新工作室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折红旭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剪纸传承人,其剪纸作品《中国梦》作为国礼送到了2013年世界卫生大会。目前,她免费培训的学员达到1万多人次,收徒11人。折红旭表示,她将培训更多学员来传承剪纸技术,并不断加强作品的创新、让好的作品一直传承下去。葫芦画传承人陶瑞珍组织30多户村民种植葫芦,产业化创作葫芦烙画工艺品,年产值达50多万元,帮助了周边村民、残疾人以及下岗工人就业。

目前,宁夏有人类非遗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8项,区级名录项目四批105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2名,区级非遗传承人四批176名。同时,在全区相继建立了6批67个保护传承基地(点)。督查期间,他们还对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等地的项目保护责任单位、传承基地(点)、传承人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进行了检查。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全面着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加强非遗典型案例的挖掘,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交流工作,鼓励非遗项目申报,增强项目创新力度,致力将非遗产品融进老百姓的生活中。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建设、国家级和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文化精准扶贫等方面,扶持民间传承、启动实施“教育传承”、鼓励生产性保护传承,促进我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