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风采展

“一支部一品牌”典型案例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直属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展示③


发布时间:2025-11-07    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五型”模范模范机关为抓手,将打造党建品牌作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扎实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活动,着力打造“党旗引领文旅路 初心点亮诗与行”为党建主品牌的“1+N+T”文旅党建品牌矩阵,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在厅机关党委的具体指导下,厅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培育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成效明显的党建品牌,有力推动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共促。为进一步增强各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造党建强业务强“双过硬”示范品牌,持续营造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工作交流提升,从10月中旬起,厅微信公众号开设“优秀党建品牌展示”专栏分期刊发各党支部党建品牌案例,集中宣传展示机关党建品牌建设成效,供学习借鉴。

市场管理处党支部

品牌名称:心服务 新发展 星党建

品牌内涵。“心服务”,秉持以游客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立足全区文旅行业市场管理工作,聚焦群众和企业在文旅市场中的需求与痛点,在市场监管、服务企业、解决游客难题等方面,深入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贴心、高效、优质的服务,增强群众和企业对文旅市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新发展”,积极适应文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引导党员干部勇于创新文旅市场管理模式、监管手段,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推动文旅市场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实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星党建”,在五星级党支部的基础上,持续做好巩固提升,树立党建工作标杆,激励党员争当先锋模范,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使党支部成为推动文旅市场管理工作的坚强核心。

主要做法。强化理论武装。建立 “第一议题” 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通过 “三会一课”,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深化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主题党日活动结合文旅行业市场管理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充分利用 “学习强国” 等新媒体平台,组织党员开展线上学习、交流活动,分享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拓宽学习渠道,深化支部理论学习效果,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坚持党建引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支部党建工作和文化旅游市场管理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在制订文旅市场管理年度计划、重要政策和开展专项行动时,同步融入党建品牌创建的要求和目标,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方向一致、协同推进。扎实开展党员政治生日活动,抓牢青年理论学习方面,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注重知行合一。经常性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开展基层实地调研活动,了解文旅市场的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和企业的呼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品牌成效。印发实施《全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对接宁夏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专项推出“宁旅贷·文旅信用贷”系列金融产品,探索“文旅信用+金融”创新机制。指导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申报评定为五星级旅游饭店,实现我区五星级旅游饭店零的突破。指导昊然山居民宿、岩画古村古树林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指导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成功获评2025年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人事与老干部处党支部

品牌名称:人事聚力·情暖桑榆

品牌内涵。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聚焦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用心留才,不断夯实组织人事基础。推动党建工作与人事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关怀,依托座谈交流、“传帮带”等机制,积极发挥老干部“银发智囊”作用,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暖”。品牌以“聚力建队伍、暖情聚人心”为核心理念,着力构建队伍有活力、服务有温度、管理有规范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主要做法。围绕“干、优、强、公、严”五个维度,系统推进队伍建设、暖心关怀与规范管理,构建起“实干筑基、优化提能、强根铸魂、公正暖心、严管厚爱”的党建引领工作机制。以“干”筑基,夯实人事工作基础。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推进精准引才、科学用才、规范管才、系统育才,不断壮大文旅系统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以“优”提能,增强队伍素质效能。持续优化机构编制与岗位设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干部培训与一线实践,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与队伍整体效能。以“强”铸魂,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穿人事工作全过程,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政治关,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政治过硬、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以“公”暖心,营造公平暖心环境。秉持公平公正原则,规范开展干部考核考评与职称评审,完善老干部“一人一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老干部经验优势,实现老有所为。以“严”护航,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强化干部管理监督,规范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社会兼职、出国(境)审批等制度,确保干部队伍清正廉洁、行为规范。

品牌成效。人才基础持续夯实。确定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重点培养对象15名,推动人才资源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成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修订完善《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为厅直属事业单位新增事业编制19名,增设内设机构2个,增配领导职数1名。创新开展政治素质考察,完成职级晋升19人,引进专业人才31名。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建立健全专业技术岗位统筹管理机制,完成212名人员职称评审工作,聘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34名、中级44名、初级30名,非领导职责管理岗位2名。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牵头组织厅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关经验做法获《共产党人》杂志、区直机关工委媒体多次刊发推广。服务保障扎实有效。积极协调改善老干部活动条件,常态化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与走访慰问,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待遇福利,精准帮扶困难老干部,加强退休干部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了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宁夏博物馆党支部

品牌名称:文脉传承守初心 博物致知话共同

品牌内涵。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紧扣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凝练出博物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象体现在党的领导下,宁夏博物馆传承文脉、服务人民的初心,讲好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同时紧扣博物馆党建工作与博物馆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力争通过“党建+展览展示”“党建+社会教育”“党建+文创开发”等模式,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主要做法。一是筑牢思想根基,强化政治引领。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支委会领学、专题读书班、集中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打造“宁博大讲堂”“文博青年有话说”理论学习平台。二是推动深度融合,赋能业务发展。创新实践“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员在文物修复、学术研究、展览创新、公共服务中担当作为。在“党建+展览展示”方面,牵头策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年百宝——六盘山巅的红色赞歌》等重大主题展览累计50余个,其中多个展览连续多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举办“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等特色展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党建+社会教育”方面,打造“红色宁夏——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成功入选国家“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名单。依托“流动博物馆”平台,深入开展“六进”系列活动,通过“追寻红色记忆·传承使命担当”等党团共建主题活动,将优质文博资源精准输送至基层。创新推出《宁博之声 博物致知话共同》系列视频,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宣传新格局。组织开展多次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活动。在“党建+文创开发”方面,以党建激发创新活力,研发文创产品近500种,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价值追求融入设计,其中“羊氣羊”“妙娃”“胡旋舞书签”“琉璃鸱吻雪糕”等成为爆款产品。三是夯实组织基础,建强党员队伍。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在文物保护、展览策划等一线岗位践行敬业、奉献的价值观。四是强化纪律建设,营造清朗环境。紧盯文物征集保管、展览文创招标、重大项目采购、科研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动态完善防控措施,扎紧制度笼子。《穿越时空的廉洁之光》获全区廉洁诗文诵读演说大赛三等奖,微视频作品《一件铜手炉背后的清廉故事》获“清廉宁夏”微系列廉洁文化作品大赛三等奖。

品牌成效。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将“人民的博物馆”理念贯穿工作全局,党建品牌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强化政治引领方面,构筑了党建与民族团结示范新高地。推出的“朔色长天”“红旗漫卷”等主题展览,已成为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生动课堂。践行服务宗旨,着力打造了深入人心的文化惠民新工程。始终坚守“人民的博物馆”定位,面向老年人、青少年及残障人群的精准服务,开展“文物进社区”“历史文化讲堂”等公益品牌活动。打造“云展览”与线上课堂,打破了服务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了公共文化的普惠性与覆盖面。近四年累计接待游客330.56万人次,开展义务讲解2.28万场次,社会教育活动达424场,惠及群众223.74万人次。推动融合发展,有力塑造了靓丽的文化旅游发展新名片。通过将红色党建资源与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结合,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与沉浸式体验项目,已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网红打卡点和消费新热点。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展现了文博机构的担当作为。主动融入自治区发展大局,开展普惠均等、优质精良的公共文化活动,为地方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等切实行动,为服务自治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文博力量。(供稿:机关党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页面 】 【 打印 】

天气查询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技术支持: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375号     投诉电话:0951-12345    6720808(网站维护)    政务邮箱:nxwhhlyt@163.com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6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59     宁ICP备19000525号-1